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港區委員、環亞匯睿主席 閻偉寧
疫去春來,家國皆安。就在立春前一日,國務院港澳辦宣布,從2月6日零時起,全面恢復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口岸全開、人數不限、無需預約、取消核酸。消息一出,全港振奮,這可以說是抗疫三年來香港市民聽到的最大好消息。不少市民表示將回內地探親旅遊,走遍祖國大好河山,兩地民心緊密相連。隨着內地旅客大批來港,香港業界對社會各行業恢復發展充滿信心,兩地人文交流和經貿活動也將進一步得到提振。
自1月8日香港和內地實現首階段有序通關後,社會氣氛熱烈,公務、商務、旅遊、零售、餐飲都活躍了起來,市民也開心了許多。據特區政府統計,1月8日至2月2日,香港超過77萬多人次北上,內地旅客有70多萬名人次南下,使用各陸路口岸往來,各口岸運作順暢;1月8日至同月29日期間,香港確診人數從每日的1.4萬多宗下降八成,至大約每日3000宗,可見首階段通關以來,香港整體疫情並未加劇,確診個案數字反而持續減少;香港污水檢測數據還顯示,人均病毒含量自1月初每公升約330萬拷貝的水平,大幅回落至最近大約32萬拷貝的水平,下降九成,並未受通關影響。凡此種種,無不反映香港已做足準備以實現全面通關。
全面通關,對香港來說意義重大。首先,從民心層面來講,這是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共同願望,通關後兩地居民能夠自由往來,與親朋團聚共享天倫,兩地同胞交流將更加密切,關係愈發緊密,更能促進香港市民「人心回歸」,社會秩序會更加穩固,尤其對於跨境學童和跨境家庭來說,學業和生活將恢復如常;其次,全面通關勢必能盤活香港經濟,通關將吸引大批內地和海外旅客來港消費,促進香港零售、酒店、餐飲、旅遊等多行業發展,加速香港經濟復蘇,同時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等中心地位;再次,通關後,香港更能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以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在構建我國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發揮重要功能。
此次「通關」,不單落實了字面意思上的「人或貨物通過海關檢查而順利進出」,更意味着其深層次含義得以實現,即「闖過難關」。回歸以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香港相繼闖過金融風暴、非典危機、修例風波、新冠疫情等難關。每過一關,香港堅定發展的底氣便更多一分,兩地融合就更深一層,人心也更近一步。兔年開新局,正如香港特首李家超所言,香港將如兔子一樣跳出疫情陰霾,踏上新徵程,迎來新希望、新發展、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