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訪】有片丨M+館長華安雅:爭做東方現代藝術標桿

【專訪】有片丨M+館長華安雅:爭做東方現代藝術標桿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3-02-11 09:42:4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有「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之稱的M+博物館早前迎來開幕一周年,香港市民對博物館寄予厚望,希望藉其硬件配套助香港成為文化大都會。M+館長華安雅表示,香港M+和巴黎的龐比度中心面積相若,她銳意透過與各方「對話」,把M+打造成東方龐比度。M+意思為「博物館+」(Museum +)。到底此博物館有何過人之處,值得在名稱上綴以加號?華安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給予了這樣的詮釋:「M+表達的是,博物館不應只是一座展示收藏品的建築,而是一場與觀眾、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的『對話』,旨在引發、傳達、吸引和啟迪。」華安雅在描述對M+發展的目標與願景時表示:「M+是亞洲第一間全球視覺文化博物館,其跨領域、跨地域的策略是在亞洲前所未有的。M+代表的不單是香港,而是亞洲各地,肩負着將中國文化向外輸送的重任,同時將外地視覺文化帶給香港觀眾。這場與世界的『對話』十分重要,它不僅為本地藝術家、創意工作者、策展人帶來更多展示自己和擴闊眼界的機遇,還將世界多樣的藝術文化滲透社區,融入市民的生活。」

2.png

M+博物館開幕一年多,已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入場。(資料圖片)

    藏品走出香港 

    博物館與外界的「對話」,將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為聯繫中外的橋樑,M+扎根香港,讓香港成為『對話』的樞紐,在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的新定位中發揮關鍵作用。M+注重將本地文化帶向世界,館內藏品曾多次借予世界各地的機構展出,如內地、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澳洲等,借展的藏品大多數為本地或內地藝術家作品,而非海外藝術家。此外,館方積極與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合作,將香港藝術家和展覽帶到世界頂尖的視覺藝術平台,將香港置於全球藝術文化的前沿。」華安雅認真地說。 M+曾五度聯合藝發局參與威尼斯視覺藝術雙年展,支持本地藝術家聯繫全球觀眾,最近一次為去年的「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徐世琪的展覽以仿紀錄片的形式,講述虛構角色Lauren O追尋自由、突破肉身極限的故事。「展覽將於今年6月起在M+展出,徐世琪將成為首位在博物館舉行個展的香港藝術家。」M+致力向本地觀眾呈現多元文化,最注目的是現正展出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和美國數碼藝術家米克.榮高曼的《Beeple:Human One》。前者是草間彌生除日本外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型回顧展,廣受市民歡迎,記者參觀當日,在沉浸式體驗空間前排隊半個小時,但能在香港一次過欣賞到草間超過200件作品,付出少許時間排隊也是相當值得。

4.png

徐世琪作品以1960年代美國為背景,講述主角與馬戲團參與反戰運動的故事。(圖片由M+提供,Ka Lam攝)

    華安雅並計劃於今年7月展出「中國時尚教母」宋懷桂的衣櫥收藏。「宋懷桂是中國時尚界的開創者,她將高級時裝和國際潮流引入開放初期的中國,並將中國模特兒帶上西方舞台。博物館將展出她收藏的首個法式復古時裝系列,並與北京年輕服裝設計師的作品一同展覽。這群設計師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作品前衛、具實驗性。」華安雅充滿激情地說。

    關於館藏的爭議

    從M+籌備乃至落成,十多年來不乏爭議,其購藏策略與部分藏品的價值更備受質疑。譬如以港幣1500萬元高價購入、且非作者代表作的《清友壽司吧》,就被批評浪費公帑。華安雅回應:「博物館從多方面衡量藏品的價值,它出自日本最傑出的現代設計師之一倉俁史朗之手,雖然不是大師的代表作,但完整的內部設計讓倉俁史朗的風格與匠心一覽無遺,現在還成為了博物館最熱門的展品。」如果讀者有機會到M+,不妨參觀一下這件引起那麼多話題的壽司吧。 「作為一所視覺文化博物館,M+重視多元化的展品,除了收藏視覺藝術品外,活動影像、建築、設計等也在購藏範圍內,這是其他亞洲博物館所沒有的。收藏《清友壽司吧》是為了展示館內有倉俁史朗般大師級、非視覺藝術類的館藏。」不過更惹熱議的是,M+藏品的藝術價值。有指館內不少展品簡介含糊,許多觀眾直呼看不懂,亦有聲音認為館內有過多充斥性意識的作品,讓人感到冒犯,如以經血為媒介的《卷軸》及《為無名山增高一米》、《四美圖》等多件裸體攝影作品。面對這些風波,華安雅談笑自若:「我知曉博物館遭受不少批評,我歡迎異議,它對我來說是種讚美,因為這代表人們正在參與和博物館的『對話』——爭論也是對話的一部分。沒有人批評的作品不一定是好作品,有可能是無人問津。能引起熱烈討論的作品,必定是好作品,因為它引發觀者的思考:他們在看的是什麼?作品想表達什麼?對我來說,觀眾能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作品,比被動吸收『好』作品更好。」

3图片.png

2004年結業的清友壽司吧,2014年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收購。(圖片由M+提供,Lok Cheng攝)

    推動本地文化 

    其實M+也有不少傳統意義上的「好」作品。曾於館內展出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便是記者喜愛的展覽。二十萬個高矮肥瘦的小泥人鋪滿地面,仰頭與觀看者對望,眼神充滿渴望。泥人由2003年中國象山村300位居民所做,有老有少。展廳另一側是張海兒為村民拍攝的肖像,與泥人並列。無論是泥人的眼睛還是村民的目光,都牽引着觀眾的雙眸。村民的黑白照訴說着一個個跨越時空的故事,泥人海則流露了中國人民共同的期盼。展覽附詳細的文字解說,網站也有紀錄片展示藝術家與村民合作的過程。作品本身意義直白,觀眾無需文字輔助,也能被面前成千上萬、做工簡單的泥人感動。

微信图片_20230211095214.png

安東尼.葛姆雷作品《亞洲土地》。(蔡啟文攝)

    華安雅還告訴記者:「本地的創作者為香港在國際上的知名度貢獻良多,M+的硬件允許將他們的故事帶到國際舞台上,與公認的視覺文化典範並列。因此,對於作品的題材和類型,博物館所定的界限很寬容,也不介意作品挑戰傳統審美觀。我希望將M+打造成一個鼓勵探索、創造和享受的地方,支持本土創作者,並推動本地的文化傳播。」到底M+能否灌溉本地藝術土壤,並如華安雅所言,成為有如龐比度般的東方現代藝術標桿,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图片_20230211094941.png

現正舉辦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廣受市民關注。(李靜儀攝)

    讓參觀博物館如睇戲般平常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華安雅認為,培養本地觀眾是提升香港文化資本的第一步,她希望透過M+將視覺文化滲透到本地社區。 「一所成功的博物館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他們提供文化、娛樂和啟蒙,幫助他們養成參觀的習慣。M+屬於每一個人,我致力讓來訪的市民能感受到回家一般的自在,讓他們在空閒時間想參觀M+,就如去購物、野餐、看電影一樣自然平常。」 博物館開幕的首年免費接待了超過200萬訪客,每天的人流數以千計,對於只有700多萬人口、去年仍因疫情限制旅客入境的城市來說,數目不容小覷。

微信图片_20230211095012.png

M+有的展品具爭議性,有的展品則負責傳揚中國文化,多元化館藏是博物館的重要標誌。(蔡啟文攝)

    華安雅表示,博物館在疫情下「因禍得福」,成為了沒法外遊的市民的禮物,廣大市民都樂意在博物館投放時間和精力。她展望在香港全面通關後,遊客會與香港市民一般擁抱M+:「博物館的市場研究小組調查發現,西九龍在內地市民的訪港目的地中排行第二,僅次於香港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基於香港市民對博物館的廣大迴響,我相信M+定能為內地乃至全球遊客帶來驚喜。」她充滿自信地說。

    培養年輕觀眾與人才 

    培訓年輕人才也是博物館的重點項目,「在博物館十年來的籌備工作中,一直都有提供各種職業訓練及實習機會,作育未來領袖、保育者、策展人和教育者。博物館亦設有『學舍』,為大眾提供多元化且頻密的教育活動,如工作坊、講座、表演等,內容迎合業餘和專業人士的需求。」華安雅續指,博物館期望日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為大灣區市民提供同樣的培訓機會,以及與大灣區市民分享本地的視覺文化。(記者:Ruth)

    頂圖:華安雅於2016年加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擔任M+行政總監,現時為M+博物館館長。(崔俊良攝)

微信图片_20230211095110.png

M+博物館的落成,有助將視覺文化帶到市民的生活之中。(蔡啟文攝)

責任編輯:高心雲 【專訪】有片丨M+館長華安雅:爭做東方現代藝術標桿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