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簡稱深圳人行)舉辦深圳金融運行情況媒體見面會。會上透露,深圳跨境人民幣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穩步增強,各項跨境和外匯便利化政策提質增效。2022年,深圳市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達3.2萬億元,收付規模穩居國內第三。深圳與香港間人民幣跨境收付額達2.6萬億元,占同口徑本外幣跨境收付額的51.3%,人民幣連續三年成為深港間第一大跨境結算貨幣。
資本項目管理處處長朱松濤介紹,去年,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也實現了增量擴面。截至2022年末,共有1796家企業參與試點,較上年末增長2.1倍。全年累計辦理便利化業務2976億元,占同口徑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重為29.2%,為實體企業直接減少費用和創造經濟效益約5.9億元。
「跨境理財通」業務也持續增長。截至今年1月末,深圳25家試點銀行已累計開立相關賬戶2萬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8.1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4.8億元,約佔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便捷高效
在支持「走出去」企業全球化經營方面,深圳人行不斷探索創新。2021年3月,深圳市在國內首批開展了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去年試點範圍進一步擴大。目前,深圳共有15家大型實體跨國集團參與試點,企業家數佔國內總量的30%,試點業務金額約534億美元。
該試點有何政策優勢?朱松濤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集中了前期各類本、外幣資金池的政策紅利,實現了本外幣資金一體化管理;落地意願購匯業務,為企業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提供政策工具;並適度擴大外債和境外放款額度,提升跨境投融資的自主性和使用效率;而且允許主辦企業通過國內資金主賬戶,辦理境外成員企業與境外主體間的本外幣集中收付業務,顯著提升了本外幣跨境資金統籌使用效率,並降低了企業匯兌風險及財務成本。據深圳首家辦理一體化資金池企業反饋,試點已為企業增加財務收入、節約稅費成本約4000萬元人民幣。
在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方面,「越合規越便利」的正向激勵市場生態正在形成。截至1月末,深圳共計11家銀行、503家企業參與便利化試點,累計收支998億美元,排名前列。
深圳人行也密切跟蹤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在國內首創的「銀行+外綜服」模式,先行先試外綜服企業代辦收結匯業務,切實便利跨境電商結算。截至今年1月末,已服務超7.4萬家小微電商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累計代辦收匯192億美元,實現「T+0」結算,平均到賬時間縮短2-4個工作日,共節省費用超1.6億元;人民幣方面,「跨境電商直通車」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收款業務累計結算2244億元人民幣,為出口電商企業節約成本3.4億元,惠及中小企業6.2萬家。
綠貸、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超40%
統計研究處副處長熊英現場分享了深圳信貸增長的重點數據。截至2022年末,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8%,較上年末淨增加6528.2億元。重點領域方面,截至2022年末,深圳綠色貸款餘額、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3.8%和41.8%、,增速較上年提高15.2個百分點和13.7個百分點。
普惠小微貸款繼續保持量增價降。截至2022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8%。2022年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2021年下降0.69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高於全市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16個百分點。
深圳持續擴大科技創新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吳燕披露,截至2022年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28.3%、16.9%和81.1%,分別高於各項貸款增速20.3、8.9和73.1個百分點。她還表示,近日,深圳人行聯合發布的《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12條具體舉措,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精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化金融服務。
貨幣發行處處長孫榮建介紹,去年,深圳推出國內首個基於5G區塊鏈技術的數字人民幣SIM硬件錢包,打造國內首個黃金珠寶行業產業鏈全覆蓋應用場景,首次實現數字人民幣供應鏈全流程應用。截至2022年末,深圳市累計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2840.75萬個、落地應用場景129.9萬個,累計交易376.85億元。(記者 鄧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