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建築遺產,就是要它『活』在當代。」在廣東茂名舉行的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推介公布活動上,第七批入選項目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與「六百戶」民居及建築群獲得專家特別推介。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說:「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茂名是最生動例子。」
單霽翔在活動上接受媒體專訪(李康華 攝)
廣東15個項目入選 數量並列全國第一
自2016年首次公布項目名錄以來,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的百餘位業內建築文博專家委員,共計向業界與社會推介了七批697個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廣東省第七批入選的項目包括廣州流花賓館、嶺南畫派紀念館(廣州美術學院內)、廣東迎賓館歷史建築、上海賓館(深圳)、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與「六百戶」民居及建築群、廣州華僑新村、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場館、廣州賓館、深圳賽格廣場、深圳羅湖火車站、廣州市八和會館(復建)、廣州南方大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湛江國際海員俱樂部、中山溫泉賓館等15個項目,數量與北京市並列第一。
存放在茂名露天礦博物館的「六百戶」住宅區模型(楊建雄 攝)
「從第一批到第七批,廣東被推介項目共計60個,佔全國項目總數接近一成,這與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地域背景是緊密關聯的。」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彭長歆分析認為,上世紀的百年間,廣東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因此入選的紅色類、文教類、商業類建築遺產項目最多。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等入選見證時代變遷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入選的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與「六百戶」民居及建築群項目,是廣東第二個入選的與住宅類相關的建築遺產項目。茂名入選的項目還包含河西百貨大樓、青少年宮圓廳、茂名市委市政府原辦公大樓等建築群,它們是20世紀50年代末茂名建成的標誌性建築,在相對集中的範圍內共同構成當時最繁華、最時尚的市中心。這些歷史建築,成為年輕一代了解茂名建市之初建築風格的一個重要窗口。
當年茂名,為發展採礦煉油工業,上萬名技術人員和工人從五湖四海匯聚茂名,直接促成了1959年茂名撤縣建市,相應興建的住宅、辦公等配套場所成了那個時代的茂名地標建築。
茂名市青少年宮圓廳(楊建雄 攝)
建於1958年的「六百戶」是一個大型住宅小區,共住了六百戶人家,故而整個住宅區得名「六百戶」。「六百戶」不少房屋是用磚塊建成的窯洞式平房,平房的天花砌成拱形結構,看起來酷似豬籠,因此也被住戶形象地稱為「豬籠屋」。
茂名入選的露天礦生態公園與「六百戶」民居及建築群見證了茂名城市的發展歷程。茂名因油而興,先有露天礦,才有茂名市。在勘探發現這裏擁有豐富的油頁岩礦後,1958年8月,這座中國南方最大的露天礦山破土動工。從1962年正式投產至1993年1月停產,茂名露天礦累計開採油頁岩1.02億噸。2014年開始,茂名利用原礦區改造露天礦生態公園,礦坑湖被命名為好心湖。
露天礦生態公園(茂宣供圖)
如今,茂名闊步向獨具魅力的現代化城市邁進,採礦形成的「傷疤」蝶變碧波蕩漾的露天礦生態公園。在此基礎上,茂名以環湖觀光火車為線,串連七個鄉村,打造以展現油城文化為重點的油城墟,把「工業鏽帶」變成了「生活秀帶」。
「露天礦曾是100多米深的礦坑,今天成為了好心湖,甚至開始有魚類。這些代表着我們過去的成就,也代表着新時代我們城市發展的需求。」單霽翔說,歷史的鏈條是不能斷裂的,希望我們能把優秀建築遺產保護下來,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讓文化城市的力量更自覺、自信。
據悉,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推介公布工作,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提供學術指導,入選項目涉及紀念建築、會堂建築、教科文體建築、住宅與住區、醫療建築、辦公建築、賓館建築、交通建築、商業建築、工業建築等十幾種門類,時間跨度百餘年。自2016年首次公布項目名錄以來,已累計公布共七批 「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697項。(記者 賀安安 通訊員 卓劍斯)
頂圖: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推介會(李康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