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雙灣攜手 不以山海為遠 珠聯璧合 同譜開放新篇 創科無界 錫心向未來

雙灣攜手 不以山海為遠 珠聯璧合 同譜開放新篇 創科無界 錫心向未來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02-21 09:41:0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网

    她,是太湖明珠,江南文化之源,四十餘載領改革之風,成為長三角先進製造業高地,正全力打造太湖灣科創帶。

    她,是東方之珠,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肩負「十四五」國家使命,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斷提升輻射引領能級。

    她們,疊加多重國家重大戰略,跨越千里,架起長三角與大灣區之間創新的橋樑。她們,同為工商名城,搶抓時代賦予的發展窗口,聯手雙向協同,共譜開放發展新篇。

2.jpg

    如今的無錫,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48萬億元,人均GDP達19.8萬元、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進出口總額達1106.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33.38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2.37萬億元,市場主體達108萬餘戶,千億級產業集群增加到10個,物聯網、生物醫藥、高端紡織等3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超過68%、有望蟬聯江蘇全省「十連冠」,入圍中國企業、製造業、服務業、民營企業四個「500強」榜單企業數繼續保持江蘇全省第一;江蘇省重大項目數量歷年最多,獲批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到位資金、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均居全省首位。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823元、增長4.5%,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5.81萬人。

    當前,無錫正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在實業報國、產業報國中彰顯新時代工商名城的擔當;以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的「四敢」實際行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城市範例。

3 - 復件(1).jpg

    融入大灣區 添力長三角 打造區域產業創新合作橋頭堡

    作為中國先進製造業高地,多年來,無錫與大灣區往來交流頻繁,有着互信合作的良好基礎。無錫始終走在全力對接大灣區的最前列,在物聯網、集成電路、生命健康、高端服務業、零碳產業等領域開展緊密合作。從單點突擊到「全面開花」,太湖灣與大灣區之間的雙向流動、協同發展也正越來越密切。

    2021年,無錫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建設,深化與大灣區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的對接,共同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一年多來,無錫在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同時,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深化與粵港澳互利合作,跨區域產業創新合作取得新成效。

    去年,在國家發改委支持下,無錫市制定《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1+1+7」空間布局,即在無錫經開區建設1個核心區、在粵港澳建設1個跨域對接平台、推動7個板塊協同發力。

    「無錫速度」令人矚目。

    在無錫經開區太湖灣信息技術產業園,依托「太湖之芯」創業大賽平台,園區擰成錫深交流合作的強力紐帶,塑造成無錫域外科創載體新品牌、新樣板、新標桿。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陳建軍向記者介紹,園區開業僅一年時間,1號樓已有四十多家企業入駐,絕大多數都是集成電路項目,且很多都是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或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項目。

    在無錫高新區,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於去年9月正式落地,通過理大教學與科研實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打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通訊網絡、新能源等領域的國內一流戰略科技平台,為無錫發展提供創新支撐。

    目前,無錫已開展無錫—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系列交流活動,加強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大灣區高校的科研合作。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劉良院士——江陰中藥產業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未來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長三角)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學(無錫)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研發平台落地建設。無錫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江陰(深圳)創新中心、宜興一帶一路環境技術轉移與產業孵化器等重點飛地平台投入運營,無錫·橫琴粵澳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產業協同方面,盛合晶微三維多晶片集成封裝、恩納基科技、邁德威視智能視覺總部等一批無錫與粵港澳合作項目加快推進,成功引進文遠知行自動駕駛華東總部、南山控股(無錫)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總部基地、微納核芯集成電路、軟通開源鴻蒙科技總部、格林美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高值化循環利用等粵港澳產業項目。深業江陰研創科技產業園、星河科創產業園、南山車聯網小鎮、天安智谷工業互聯產業基地等合作產業載體加快建設。產業金融加快融合,8支具有香港背景的QFLP投資基金在錫設立,總規模超14億美元;與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建立合作關係,與深交所共建無錫基地,前海人壽華東投資總部、交能綠色基金等一批重大金融合作項目落地。

    無錫市發改委副主任陳琳介紹,圍繞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建設,無錫將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瞄準全局性、關鍵性領域,圍繞科技創新協同、產業發展聯動、開放型經濟等重點,找準跨區域合作的重點方向,強化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互利合作,打造跨區域產業創新合作的橋頭堡。

4尚賢湖基金PARK.jpg

尚賢湖基金PARK

    共生共榮 雙向並行 書高質發展答卷 錫港融合更上層樓

    1981年,港商莊啟程在無錫興辦合資企業江海木業有限公司,成為改革開放後江蘇省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開啟了無錫與香港這兩座工商名城的雙向並行之路。自此以來,港資企業不僅為無錫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也為產業帶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理念,與這座城市共生共榮。

    42年後的今天,香港已成為無錫第一大外資來源地、最大境外投資目的地和第七大貿易夥伴,雙方經貿合作涵蓋現代服務業、科技研發、物流運輸、信息諮詢、金融保險、證券服務、旅遊和服務外包等多個產業。

    截至2022年12月,香港地區在無錫累計投資企業5696家,累計投資總額1355.4億美元,累計協議註冊外資642.1億美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70億美元。2022年,無錫全市新增香港地區投資項目89個,新增協議註冊外資41.8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7.1億美元。

    在無錫恒隆廣場,老城隍廟與現代商場並立,讓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保存下歷史記憶。在「最供春」茶室,香港青年王忠煒傳播着古老的江南茶文化。在德根飯店,高標準的國際化服務,與櫻花節、惠山泥人等無錫特色風物結合,為遊客帶來獨特體驗……港人港企在無錫投資、創業、生活,日益刷新太湖明珠「顏值」的同時,亦為這座城市的發展留下一絲特殊的韻味。

    港資企業、江蘇菲沃泰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研究和發展適應複雜應用環境的納米材料技術,從事高性能、多功能納米薄膜研發及製備業務,是一家快速嶄露頭角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去年8月成功登陸科創板。「我們在無錫的發展過程中,感受到各級政府部門工作嚴謹、務實高效,不但有專人服務跟進,也有領導結隊幫扶,同時會根據企業發展需求經常開展各類調研、走訪活動,上門給企業解決問題,這樣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菲沃泰常務副總經理馮國滿說。

5.jpg

    在香港,無錫企業利用國際金融中心及自由港便利,助推企業乃至產業鏈發展更上層樓。

    「海瀾之家」是在內地家喻戶曉的服飾品牌,立足無錫發展多年。2017年,海瀾集團決心開啟國際化之路,在香港邁出第一步。通過在香港成立投資公司,並憑藉香港的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的特殊地位,將資金和貨品輸送到位於東南亞的分公司和門店。「作為HLA海瀾之家海外事業的中轉站和橋頭堡,香港對於品牌海外事業發展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海瀾集團有限公司海外業務發展部部長包曉對記者表示,無錫傳統服裝行業在加工製造端很強,隨着像海瀾這樣的企業走上國際化路線,國際時尚版圖中的無錫力量也在崛起。「香港是包括日韓在內的東南亞地區關注的時尚之都,從香港邁出國際化征程,使我們更容易獲得其他地區消費市場的認可和接納。」

    包曉說,經歷三年疫情,國際市場變化起伏,香港金融的穩定性為海瀾的資金輸出和回收提供強有力保障。香港與內地重新恢復通關後,未來集團將進一步放大香港在原業務板塊的作用,並在未來幾年着手更多的國家和市場,加速國際化征程。

    為更好地推動無錫企業登陸港股、支持港股上市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近年來,無錫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陸續舉辦港交所上市企業座談會、長三角人才金融大講堂(港股上市專場)和SPAC上市專題交流(摩根大通專場)等一系列活動助力金融賦能。

    從1999年上市的中國稀土,到2022年登陸香港聯交所的高視醫療,無錫已經逐漸成為港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聚集地。目前,無錫的港股上市公司達21家,其中包括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等千億級上市公司,港股成功助力一批無錫企業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做優做大做強。(記者 杜林 宋璟)

責任編輯:嚴燕紅 雙灣攜手 不以山海為遠 珠聯璧合 同譜開放新篇 創科無界 錫心向未來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