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五億元予「中醫藥發展基金」。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表示歡迎,又讚揚政府在面對巨大財赤的情況下,仍增撥資源促進中醫藥業的發展,金額大幅「加碼」一倍,體現了政府對發展中醫藥的重視。
陳永光認為,除了增加撥款之外,亦需要政府的政策配合才能令基金能發揮最大效用,例如業界可以透過基金的「企業支援計劃」來改善提升中醫診所設施,包括科技設施。不過,縱使業界早已具備硬件基礎,但一直以來,「醫健通」只涵蓋西醫資料,直至去年3月下旬開始,「醫健通」可互通範圍才涵蓋至中醫藥資料。目前,已登記參加「醫健通」的中醫業界,在得到病人互通同意後,亦只能透過「醫健通」平台取覽病人的中醫藥臨床資料,而無法取閱病人的西醫藥臨床資料。可見政府單向基金增加撥款並不足夠,還要採取配合措施,加快打破中、西醫的「數據壁壘」,讓中西醫業界能夠更方便地互相取覽病人的病歷資料,實現真正的數據互通,這才能進一步促進中醫藥行業發展,才能令基金發揮最大效用。
因此,陳永光希望政府未來能要加強宣傳,並與業界保持溝通,確保基金能夠切切實實地協助業界提高整體水平。此外,他亦希望當局能簡化基金的申請和審批程序,讓業界可以更便捷地得到基金的資助。
另外,浸大校長衞炳江也認為,撥款五億元予「中醫藥發展基金」能夠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的人才培訓、臨床研究和行業的策略性發展,有助推動本港中醫藥科技化、普及化和標準化,確立中醫藥在現代化醫療體系的重要性。在政府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下,由浸大負責營運的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會於2025年落成及投入服務,屆時中醫藥在提升市民健康方面將會肩負更重要角色。
對於政府在財政預算案提出研究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並預留30億元推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用60億資助大學及科研機構設立主題研究院科及轉化研究成果和生命健康科技研發等。衞炳江就政府對創科發展的大力支持及承擔感到鼓舞,認為建議有助本地大學、科研人員及創科業界進一步在這些科學領域發揮優勢。浸大一直重點發展藝術科技、人工智能、中醫藥、藥物研發、生物醫學等,有關措施將能提升大學以至其他研究機構的科研實力,轉化研究成果。
頂圖: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馮瀚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