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3日)率團到訪廣州和深圳,展開其上任後首次對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訪問。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港澳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有利於人員、資金、信息等高效便捷流動,作為兼具國內改革前沿與經濟全球化因素的最佳區域,期待大灣區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探索新模式、新路徑。
今日抵達廣州後,李家超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特區代表團將趁此行積極推動便利粵港澳大灣區雙向人才流動、創新科技合作、金融服務合作,以及香港高等院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項目等工作。他深信團隊會利用好香港的優勢,為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畢雁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社會秩序良好,大灣區經濟引擎必會加速運轉。粵港澳大灣區是兼具國內改革前沿與經濟全球化因素的最佳區域,期待大灣區探索形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模式。
畢雁英認為,新時期經濟建設的內涵指向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增長動力的轉變已成為經濟建設的重要目標。「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最大特點,也是獨有優勢,未來可以進一步發揮港澳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制度、地理等優勢,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用好中央的支持政策,與世界各地展開更廣泛、更緊密的交流合作。
她還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可以充分發揮區內具有影響力的大學、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和國家大型科學項目的優勢,吸引和凝聚世界尖端科技人才,全面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創新合作體系和機制,優化跨區域合作創新的發展模式,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希望大灣區強化開放定位,積極建設新的開放經濟體系,建立高水平的開放平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初衷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也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在國家發展中更好發揮作用。作為國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大灣區的建設有利於國家融入全球經貿體系,對接全球規則標準;同時,大灣區在科技創新、戰略產業、國際人才等方面具有的優勢,能夠為國家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探索模式和路徑,集聚各類高端要素資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梁美芬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要找到各自的特點,充分發揮優勢。香港的強項在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並可以提供金融、法律、會計、保險等多方面的專業服務。
「很多在香港設立總部的國際企業,都對大灣區的機遇感興趣。」梁美芬表示,希望香港可以繼續發揮「引進來」和「走出去」的作用,為自身及國家的發展開拓新局。(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