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接受香港商報等媒體訪問時表示,在兩個中心建設方面,香港「引進來」及「走出去」的商機無限。
香港不僅拼經濟更可生活得有味道
在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方面,李家超指,特區政府在此方面工作已有一些成績,例如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共同投資基金等,統一收納投資於策略產業,助力更多企業發展。至於人才引進計劃亦已啟動,申請數目超出預期。他亦親自率團外訪東南亞、中東等地,介紹香港吸引力,吸引不同企業來港。特區政府已經發表科技創新藍圖,從科創新路向中看到機遇。李家超說,香港作為大灣區城市之一,擁有自身優勢,而城市之間可作優勢互補。
在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方面,李家超認為,香港其實跟世界聯繫很多,政府積極推動各大藝術展來港舉辦,如每年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文藝論壇等,並推動一些文化團體、藝術組織在香港成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每年將資助最少4個項目,每個項目料逾10萬人次參與;今年會資助最少20個新成立的藝團等;本地流行文化節更將於今年首次舉行。
提及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他說將跟界別的不同人士探討,希望共同制定一個大家覺得最好的藍圖。
李家超認為,每個人既要發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也希望生活很有趣味。香港正好是一個既有趣味又可以吸引人才、文化交流、再有發展機會的地方。他相信,「這兩個中心加起來,香港會更受矚目,我覺得我們的風光無限。」
文化氛圍是「維他命」
李家超覺得文化最重要的就是氣氛和認同,跟不同領域的人接觸發現,文化整體氛圍都強起來了。他笑說,雖然氣氛不納入KPI,但這是「維他命」,很受到鼓舞。香港在推動着文化團體、藝術組織成立的同時,相關組織的活動都會在香港進行,雖然不會納入KPI,但總的來說,香港的文化氛圍增強了。
李家超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城市,而外國有很多人都認識香港,覺得香港充滿活力、動力,很多人都認為香港可讓自己發揮,並進入內地市場。他指,人才進入香港,服務香港,亦能把他們引進到大灣區。他又說,香港有活力,在其中生活可以很享受,因為香港就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人才在香港不僅拼經濟,更可以生活得有味道。
本屆特區政府約110個KPI都已公開地放在施政報告中,包括房屋、創科、文藝等各方面。對此,李家超說,建立KPI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每一年都要做什麼,五年內要達成什麼目標。
「KPI方面我是有信心的,因為KPI都是同事們自己提出,經過我同意後大家定下來,所以大家都有投入感。」(記者 林駿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