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修訂《護士註冊條例》,開闢新途徑讓合資格非本地培訓護士在本港的指定機構執業。根據醫務衞生局(醫衞局)昨日(8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新增三個途徑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包括增設有限度註冊、特別註冊、暫時註冊。醫衞局期望今年中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據現時的《護士註冊條例》,非本地培訓護士須要通過管理局舉辦的執業考試才可以有牌照。不過,新註冊的非本地培訓護士人數在2018至2022年維持低水平,每年只有2至25名不等。有見及此,醫衞局建議修訂現行《護士註冊條例》。
醫衞局在文件中建議,非本地培訓的有限度註冊/登記護士,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都能在獲管理局認可的護士訓練學校、獲發牌照的院舍、附表護養院,及社署署長指明的其他社會服務單位等主要場所執業;特別註冊/登記護士,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在衞生署、醫管局及醫衞局局長藉「先訂立、後審議」的附屬法例指明的其他機構,全職受僱一定年期,並獲僱主機構確認為表現滿意及稱職,就有資格在香港正式註冊,無須參加執業考試;暫時註冊/登記護士制度則容許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的護士在香港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和臨床示範,惟有關工作性質須獲管理局信納為臨床教學或研究工作。
此外,醫衞局會撤銷政府全職僱用的護士可豁免註冊/登記,以及成為及訓練成為註冊/登記護士的最低年齡要求。
醫衞局表示,會就以上方案諮詢社會上的有關界別,包括護理專業、醫生及醫療界別、病人組織、社會福利界別及培訓機構,並於今年中向立法會提交《護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
醫衞局說,本港護士人手嚴重不足,截至去年底,全港共有 66492名護士,預計普通科護士中短期的人力差距會擴大;另外,護士人手亦面對人口老化問題,2017年的報告顯示逾三成護士已年屆50歲或以上,因此現時可能已接近退休年齡;同時,公營機構護士人手的流失率一直上升,上年度醫管局註冊護士和登記護士的流失率,分別為9.1%和12.8%。醫務衞生局指,培訓本地護士需時,再度大幅提升培訓學額亦有實際限制,因此不能單憑增加本地培訓學額解決人手問題,有需要開闢非本地人手來源,並吸引他們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