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民航總局印發了《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中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築基成長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大灣區民航整體規模、綜合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持續保持國際領先。第二階段是全面提升期。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鄧健榮認為,目前大灣區內的各大機場和基地航司的個體發展都很快很強,但競爭明顯,協同不足。大灣區航空業如何作為一個整體市場,順利實現2035年的目標,各大機場和基地航司之間的協同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實際工作中的一項重大挑戰。
參照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模式,鄧健榮提議成立大灣區航空業委員會。他建議,該委員會由中央統籌,特區政府、省市政府、機場運營方、主要基地航空公司及產學界專家參與。通過委員會的平台,可以高效協調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對於在現有運行機制下無法解決的重大問題,可以通過委員會將真實情況快速上報中央,由國家層面協調解決。委員會可以制定策略計劃,協助大灣區航空業政策的創新,鄧健榮建議重點關注以下三方面事項:
一是堅持功能互補,推進差異化發展。根據《實施意見》,將構建以香港、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多核驅動,澳門、珠海等機場多點聯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委員會可以根據《實施意見》中的定位,推進幾大機場之間的功能互補和差異化發展,通過協同合作實現統籌、協商、明確、落實的作用,確保資源聚焦,整體向好。
二是優化資源要素分配,促進合作共贏。委員會可以根據每個城市和機場的不同優勢和特點定位,優化航空資源要素的分配,包括航線網絡的布局。委員會還可以提供建議,優化大灣區內的空域和空管協作。創新區內主要基地航司的合作模式,做到平衡互補,提升大灣區機場群的整體競爭力。
三是便利人員流動,做大做強航空業市場。着力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推動大灣區航空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做大做強航空業市場的關鍵是加速大灣區內人員的快速自由流動,使大灣區本地居民和國際旅客更加便利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機場和航班。委員會可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建議,善用交通基建資源,促進更多政策、科技創新,比如通過人臉識別等科技助力加快通關流程等。
鄧健榮相信,通過該委員會的平台和持續創新,能全面建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