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在2011年推出針對乳癌和大腸癌病人的「癌症個案經理計劃」,惟本港最常見的肺癌至今仍未被納入,現時只依靠坊間組織自發集合資源幫助患者。香港藥學服務基金主席蔣秀珠倡議局方增加資訊透明度,同時透過成效指標分享計劃成效,讓市民可作監測,並培訓更多個案經理,令更多人可擔任這角色,使更多病人能受惠。
截至2019年12月,約2.39萬宗大腸癌新症患者在計劃下受惠,但2011至2019年有46125宗大腸癌新症個案,受惠患者僅佔一半。蔣秀珠指出,肺癌作為頭號癌症還未有消息何時把肺癌病人納入計劃,因此倡議醫管局增加資訊透明度,公布「癌症個案經理計劃」的受惠人數與選擇癌症類別的條件等,同時應透過成效指標,闡述計劃是否達標,讓市民可作監測。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稱,醫管局有推出「護訊鈴」服務,因應出院病人需要配對護理、物理治療和藥物資訊,故曾建議局方把系統應用於「癌症個案經理計劃」,但現時仍未有回覆,希望政府能作先驅者,銜接肺癌病人的情況。
此外,香港2020年有5422宗新增肺癌個案,死亡個案則有3910人,病發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香港腫瘤學研究學會創會人暨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宇聰解釋「患者導航」是管理疾病的理念,其成功須依靠癌症個案導航員的支援與協助,它對醫療體統有益處,因病人懂得處理副作用,便減少到急症室求醫,令醫院壓力降低,提升整體醫療機構的成本效益。他認為肺癌治療的複雜性令培訓個案經理有一定困難,例如新確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沒接受任何治療,其平均存活中位數為16個星期,癌症個案經理可能不懂基礎藥物或治療的副作用,但前期檢測做得成功,可減少不少病人等侯期間病情惡化至離世的情況。
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港澳總經理劉寒青認為,本港缺乏一個人把病患組織的資源串連起來,公司於是在前年11月展開「癌症101先導計劃」,以肺癌為試點,至今已為74個肺癌家庭提供協助,病人可免費參與為期一年的計劃,有85.7%參與者都獲得所需援助,牽涉經濟、情緒、資訊、生理和實務支援。羅氏大藥廠更於本月初推出「癌症101計劃」加強版,患者或照顧者在網站選擇兩個最困擾問題,系統會根據需求配對出支援服務,假如病人對配對結果有困惑,可要求計劃的個案經理跟進。她提到,先導計劃是以人手接電話,能力有限下轉為線上平台,讓病人在最短時間獲得需要的資訊。劉寒青更希望計劃可一直做下去,前提要有好反饋和政府接手,有一對一專案經理與病人對話,出現系統性改善,把理念延續下去。
病不孤單基金會項目統籌主任鄭美玉表示,會方主要提供情緒和實務上的支援,透過通訊軟件與病友直接溝通,解答其疑問並疏理其情緒,還會於社交平台發布和舉辦不同活動,在活動中建立朋友式關愛及很高互信度。病不孤單基金會每月更為病友訂購點心紙,以低於批發價來購買糧油食品,如六元購買12包蝦子麵,同時贈送免費營養奶予接受治療中的戰士,會方期望未來能做得愈來愈強大。
同路人同盟秘書陳偉傑提到,組織期望向病友分享自身經歷,使他們內心更踏實,從而積極面對並治病。他很榮幸有醫生拍片再放上社交平台,期望有更多有心人出一分力,行多一步,幫到幾多幫幾多。
坊間組織代表與羅氏大藥廠香港有限公司港澳總經理劉寒青(右三)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