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基礎設施「硬聯通」項目,基於規則機制「軟聯通」,將有助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跨境高效流動,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在今日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東將加快推動「港車北上」落地實施,攜手港澳深入推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籍「灣區通」工程推「軟聯通」
在大灣區建設邁入第五個年頭之際,粵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抓手,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明顯成效,近日,廣東省大灣區辦組織開展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型案例遴選工作,評選出第一批20個優秀案例。
這20個典型案例涵蓋要素跨境流動類8個,民生融合類5個,營商環境類7個,集中反映廣東省推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取得的重要成果。這個20個優秀案例分別是:粵港澳跨境信用報告標準互認;港澳律師實現在大灣區內地九市便利執業;財政科研資金實現跨境撥付使用;「灣區社保通」推動粵港澳社保事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車輛備案模式 ;粵港澳共推「灣區標準」;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實施「合作查驗 一次放行」自助通關;港澳藥械通」助力健康灣區建設;「域外法查明通」:科技賦能破解域外法查明難題;(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師資格互認模式探索與標準制定;「跨境理財通」推動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創新海關監管模式助力航空貨物便捷通關;廣州創新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記「跨境通」平台;深圳在香港發行全國首隻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珠海探索粵港澳大灣區醫保銜接新模式;江門創新港澳居民「零出關」辦理內地政務服務模式;橫琴打造琴澳跨境法律服務新模式;前海創新跨境商事法律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南沙創新粵港交流合作機制。
在朱偉看來,這些有效推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個案創新突破力度比較大,民生融合舉措比較實,先行示範效應比較強。
30.62萬人次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工傷、失業保險
廣東在積極推進與港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的成效是明顯的。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標準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則對接的重要載體。當前,共有110項標準納入「灣區標準」清單,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清單中有58項標準是由港澳相關機構作為牽頭單位或共同牽頭單位。
在「灣區社保通」方面,廣東完善了港澳居民在粵參保政策,建成了覆蓋粵港澳三地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體系,打造了橫琴、前海、南沙社保服務合作示範區。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共30.62萬人次,其中享受待遇3.55萬人。
為拓展大灣區投資者的跨境投資渠道, 2021年以來,「跨境理財通」方面試點上線後,粵港澳三地投資者廣泛參與。截至2023年2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已有31家銀行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為4.36萬名個人投資者提供相關服務,涉及跨境資金匯劃1.86萬筆,金額26.66億元。其中,「南向通」資金匯劃20.97億元,「北向通」資金匯劃5.69億元。
以重大合作平台推進粵港澳三地規則集成銜接
為進一步攜手港澳持續深入推進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廣東將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研究編制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行動方案,分類分層以具體行動,任務化、事項化、清單化統籌推進規則機制銜接工作。
此外,廣東還將深入推進一批標誌性的「灣區通」工程項目,朱偉透露,廣東將加快推動「港車北上」落地實施,優化實施「社保通」「人才通」,進一步擴大「港澳藥械通」「跨境理財通」等專項政策適用範圍,加快推動「灣區標準」「灣區認證」「灣區通辦」和職業資格認可等工作取得更大突破,形成更多可見可知可感的典型案例成果。
為實現以「點」帶「面」促進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切實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世界級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廣東還將以橫琴、前海、南沙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為載體,推進粵港澳三地規則集成銜接。(記者 黃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