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地域·文化·時代:為高質量發展的中國而設計——何鏡堂團隊建築作品展」開幕儀式暨院士對話活動在廣州越秀公園舉辦。
驚艷世界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實現「環境育人」教育理想的澳門大學橫琴新校區、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人行橋廣州海心橋……在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帶領着嘉賓參觀作品展,並介紹作品背後的故事。何鏡堂院士和他的團隊所設計的這些建築,已經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路上的一個個地理標誌,也成為了城市的靈魂。
據介紹,本次展覽是何鏡堂院士首次受邀走進公園進行建築作品展覽,展覽以多樣的展陳新方式,運用數字多媒體、3D打印等新技術,向社會展現何鏡堂院士團隊31個建築作品,使參觀者切身體驗何院士對「地域·文化·時代」的解讀,感受貫穿於中國改革開放後社會發展的建築脈絡與魅力。本次展覽中包括了何鏡堂團隊多個首次展出的近期建築作品,也是何鏡堂廣州地區代表作品的首次集體呈現。
廣州地區重要代表作品包括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大灣區(白鵝潭)藝術中心(廣東省三館合一項目)、廣州海心橋等。
在院士對話環節,多位嘉賓圍繞着「大灣區與建築」「大灣區與科學」「大灣區與藝術」三大主題進行交流和探討。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在對話環節中介紹了他在建築領域,包括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方面的整體思路。何鏡堂特別強調「理念、團隊、人才」三者結合的重要性,「好的人才都是自己培養的,這就要靠學校的優勢,有正確的理念,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才合作,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嘉賓合影(何嘉敏攝)
建築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物質與精神的、技術與藝術的綜合。多年以來,何鏡堂院士在不斷的建築創作實踐中學習和理解建築的本質,逐漸樹立了建築創作的理念和思維方法,並堅持通過作品來表達建築的真諦。
何鏡堂表示,建築是複雜的又是綜合的,建築設計往往需要在相互協作的群體性創作中完成。「多年以來,我們在不斷地競爭與追求卓越中建立起一個協同創新的和諧團隊,成為我們設計創作好的建築作品的有力保障。」
同時何鏡堂作為一名高校的老師,在建築教育與人才培養上,針對建築這一實用學科的特點,他始終將教學與設計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同時注重建築理論研究的深化和實踐創新能力的提升。「我熱愛建築,建築豐富了我的人生。我選擇了一條設計與研究、創作與教育相結合的道路,一條辛苦但快樂的路。」(記者 何嘉敏)
頂圖: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何嘉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