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博羅縣第一屆「三月三」畲族文化節在橫河鎮嶂背村畲族小學舉辦。該活動的舉辦,是畲族文化融入血脈的傳承,也是該縣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資源,聚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積極探索民族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見證。
畲族風情完美呈現
「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亦稱「烏飯節」。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活動現場,近300名畲族同胞身着傳統服飾,用畲族特有的禮儀熱情迎接四面八方的賓朋。畲族民謠、竹竿舞、畲酒送福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輪番呈現,濃濃的畲鄉風情撲面而來。
活動現場(攝影:盧偉)
當天的活動以春·耕、夏·勤、秋·拾、冬·鳴四個篇章為主題,給賓客帶來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舞蹈表演《古畲古香》《鳳凰到此》《千人踏歌》等舞出了畲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歌曲《畲寨傳喜訊》《涯唱橫河》,民俗樂器《橫河大鼓》……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節目將畲族之美、畲族之味融入其中,描繪出一幅鮮活的畲族鄉村發展圖景。
「三月三長桌宴開飯啦!」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貴客,此次活動不僅帶來了富有畲族特色的民族歌舞,還準備了畲族特色長桌宴。在長桌宴上,烏米飯、糍粑等畲族特色小吃別有一番風味,讓賓客體驗滿滿的畲式祝福。一堆熊熊燃燒的篝火,點燃畲族小學的夜景,也將畲族文化節的氣氛推向高潮。
博羅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謝文山
精彩紛呈的活動、絡繹不絕的遊客、富有民族特色的村莊面貌,充分展現着嶂背村欣欣向榮的生命力。「一直以來,橫河鎮委、鎮政府秉承傳承民族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理念。在傳播畲族文化,推動嶂背村發展做了大量工作。」橫河鎮黨委書記彭會通表示,接下來,橫河鎮將以此次「三月三」畲族文化節為契機,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畲族傳統文化,借勢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文旅品牌,賦能橫河鄉村振興新路徑與新藍圖。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博羅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謝文山表示,此次「三月三」畲族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對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畲族傳統節日『三月三』,只是畲族人文歷史的一個縮影。嶂背畲族文化仍有繼續挖掘的空間。」謝文山介紹道,接下來,該縣將進一步深入挖掘畲族文化內涵,同時,計劃將當地畲族文化與羅浮山文化相融合,讓博羅當地兩個優秀傳統文化「雙劍合璧」,助力博羅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范俊軍
《畲語課本》第二冊發布
作為博羅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行政村,嶂背畲族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現有戶籍人口566人,主要姓氏有藍、雷兩姓。近年來,博羅縣大力推進嶂背畲族村發展,不斷完善畲族村基礎設施,同時大力發掘和傳承畲族文化,探索畲族特色旅遊產業發展。2019年嶂背畲族生活習俗文化、畲語口述傳統文化被列入博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村歌《畲寨傳喜訊》榮獲惠州市原創村歌文化匯創作獎,並於2022年4月榮登國家級核心刊物《歌曲》雜誌。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范俊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 為保護和傳承畲語,暨大與博羅縣在2015年編輯出版《畲語課本》(第一冊),在 2018年出版《廣東博羅畲語800句》的基礎上,當天活動現場,《畲語課本》第二冊迎來首次公布,惠州市畲族文化館也正式亮相啟用。
活動現場(攝影:盧偉)
作為畲族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橫河鎮嶂背村畲族小學原校長雷金球長期致力推動畲語和畲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雷金球稱,《畲語課本》的出版和畲族文化傳承館的開館是他一生的夙願。
畲族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畲語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言」。范俊軍介紹,全國畲族人口超過70多萬,但目前使用畲語的已經不到1000人。范俊軍稱,《畲語課本》是畲族雙語教學教材,充分體現當地畲族鄉土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他表示,讓孩子們學習優秀的畲族傳統知識,促進他畲語和漢語兩種語言同時提高,就是編學教材的目的。(記者 盧偉)
頂圖:活動現場(攝影: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