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去年10月至今年3月進行「年長零散工需求及勞工保障研究」,發現近九成沒有有薪病假、七成沒有與僱主簽訂合約,逾六成不解決勞資糾紛。社協推算全港有不少於五萬位「年長人士的零散工」,促請勞福局局長正視及盡快檢討418《僱傭條例》。
據了解,研究通過面談或電話方式深入訪問12位基層長者散工,並透過結構性問卷取得40份有效問卷。五成受訪者自稱從事散工,22.5%有與僱主簽訂書面合約,7.5%為口頭合約。工作時間方面,42.5%受訪者每星期工作40小時以上,32.5%工作18至39小時,更有一成不知道自己每周平均工時。87.5%受訪者表示沒有有薪病假,82.5%沒有長期服務金,77.5%沒有法定假日。
此外,五成受訪者指從事散工原因為年老就業困難,其餘為找不到全職工作、照顧家庭、學歷或技能所限及健康問題,各佔37.5%、30%、25%、22.5%。
研究還發現有長者遭要求在工作第四星期停工或只返一天,令其不符合「連續性僱傭合約」條例。至於受訪者若果遇到勞資糾紛會如何解決,62.5%表示不解決。當中有27.5%害怕麻煩,其餘各有25%受訪者表示「不知道自己可享有此權利」、「避免遭僱主報復及解僱」、「僱員與僱主權力不對等」和「難以搜集證據,欠書面證明」,各有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即使追討,賠償很少」與「沒有途徑」。至於20%受訪者會自行找勞工處幫忙、12.5%會找工會或社福機構幫助,另有5%自行找公司理論。
社協提出多項建議,例如改革「連續性僱傭合約」定義至連續四星期每周16小時或四星期內總工時逾60,令更多短工時僱員被納入受保障範圍。為「惡意解僱/規避連續性合約下僱員補償」立法,現時僱主規避法定假日、年假薪酬及疾病津貼,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罰款額比僱主規避的福利款額少,未能起阻嚇作用。制定長者就業友善政策,因勞工處「中高齡就業計劃」對僱主與僱員補助不對等。社協建議提高計劃中60歲或以上僱員的留任津貼與僱主相同,即各取3000元,政府總開支不變。降低長者病假門檻為生病一至兩天,能出示醫生證明均可獲有薪病假。大部分長者福利政策如長者生活津貼、生果金及綜援均需申請人達65歲才符合條件,考慮到60至64歲年長人士處境,社協建議全額職津工時要求下降至72小時。社協更倡議設立官、商、民三方供款的全民退休保障,協助長者長遠規劃退休,有尊嚴地選擇工作或合適自己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