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不斷提升,今年發布的「自然指數」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首次躍居全球第一。26日,在北京舉行的2023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多個部委主管官員及學者等表示,中國會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支持中國科技工作者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促進全球頂尖人才聚集和流動,為全球科技創新注入中國智慧。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兼理事比爾·蓋茨亦在視頻致辭中強調,目前世界範圍內仍有許多迫切待解決的問題,需要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通過創新與合作去應對。
擴大科技界「朋友圈」貢獻中國智慧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成為關鍵變量,新一輪科技歌名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科技創新的融合、滲透、擴散特徵更加鮮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加速迭代,顛覆性創新不斷湧現。科研體系加快向開放科學轉型,對全球科技創新工作模式、產業體系和國際治理帶來深遠影響。
2023中關村論壇舉行全體會議。(相銘 攝)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合作,共同解決能源、環境、健康等人類社會面臨的大挑戰。」王志剛提出,中國政府願與各國一道積極擁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深化科技創新領域交流合作,為推動世界經濟轉型、綠色發展和消除貧困作出更多的貢獻。中國將在優化開放創新生態、加強重點領域聯合研究、積極參與全球科技創新治理等三個方面着力,包括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聚焦氣候變化、環境治理、人類健康、糧食和能源等全球性問題挑戰,推動開展更多務實科技合作,積極貢獻中國智慧。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致辭中強調,科技創新是社會財富創造的強大動力,是生產函數的核心變量。國資央企願與各方深化務實合作,形成良好生態圈。企業是一個開放型的有機體,開放式創新,融合集群發展已成為廣泛共識。「我們願與各方一道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主動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擴大科技界『朋友圈』,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工商界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表示,最新發布的反映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的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2022年該項指數的貢獻份額首次排名第一,充分印證了高水平開放合作在促進科技創新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提出,要加快建立開放的科技創新服務,匯聚全球頂尖人才和資源,在開放過程中加快推動科技高質量發展,也為全球科技創新和發展注入中國智慧和力量。
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束為亦指出,將大力支持中國科技工作者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國際科技組織事務。
建立全球科技共同體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兼理事比爾·蓋茨在視頻發言中肯定了中國令人矚目的經驗和專長,並且一直致力於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正在為世界作出獨特的貢獻。十五年來,中國一直是蓋茨基金會的合作夥伴。他直言,危機不分國界。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已經造成超過2000萬人死亡,並且還帶來了次生災害,首先使全球經濟遭受重創,預計到2024年會造成14萬億美元的損失,新冠疫情與氣候變化及地區衝突的疊加衝擊,導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口翻了一番,但他仍相信一些都會好起來,因為回顧過去二十幾年,全球通過專注創新與全球合作很好的應對了糧食危機和全球大流行病。他表示,這證明人類有能力改變世界,展望人類共同的未來,我們需要基於創新與合作,做出全面而廣泛的應對。
比爾·蓋茨在2023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發表視頻致辭。(相銘 攝)
「我們面臨方方面面、越來越難對付的多重挑戰,從能源短缺、氣候變化,從疾病到糧食安全和生物安全等等,面對這些挑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小的區域科技共同體都很難去解決這些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坦言,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全球科技共同體共同應對這個挑戰,通過高質量的國際科技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認為,目前大國科技競爭在日益加劇,政府間的限制越來越多,破解這樣的難題最主要還是頂尖人才,這些群體充分交流才能給世界帶來更好的科學和技術。如果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繼續向前發展,必須進行跨國界、跨領域、跨學科的合作。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席安托萬·佩蒂亦表示,此次中關村論壇選擇的主題」開放合作·共享未來」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希望在未來幾年解決的六個主要社會挑戰非常接近,他相信就秉持這一理念是一條正確的成功之路。(記者 相銘)
頂圖:2023中關村論壇舉行全體會議,多個部委主管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和科學家等出席。(相銘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