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6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情況,並發布《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檢察白皮書(2018—2022)》。
據最高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深化「強協作」共識,構建起生態檢察一體化保護新格局。最高檢強化檢察上下一體,組織開展環境資源領域各類專項行動,對重大、疑難複雜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對重大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直接立案辦理,確保違法犯罪案件懲處到位、行業監管漏洞治理到位,形成上級檢察院牽頭推進、區域分類實施、各地因城施策的生態檢察工作格局。各級檢察機關根據環境地域、流域特點,紛紛探索建立跨區域協作機制,全國區域覆蓋率90%以上,改變以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兵模式,從流域治理的高度探索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新模式,提高了檢察監督的協同性。
白皮書顯示,五年來,檢察機關始終緊盯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加大辦案力度。共受理審查起訴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209957件353223人,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民事檢察案件498件、行政檢察案件62875件、公益訴訟案件394894件,辦案數量均顯著上升。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最高檢連續三年與公安部、生態環境部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其間共批准逮捕2250餘件4210餘人,起訴3068件7270人。部署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守護海洋」「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等專項監督活動,集中力量打好重點領域損害公益問題的攻堅戰、持久戰。積極推進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最高檢聯合相關部門部署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等專項行動。五年來,共辦理長江流域污染環境案件3900餘件10400餘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16200餘件26600餘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61600餘件;黃河流域污染環境案件2900餘件7800餘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5000餘件8100餘人,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26600餘件,相關違法犯罪得到明顯遏制。
同時強化法律監督。五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環境資源案件1899件,立案監督10020件,撤案監督8049件,建議行政機關移送9177件,追捕2771人,追訴7130人,發出糾正違法通知書11358份,糾正審判活動違法1601件,切實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罰代刑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