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文博大咖談丨蔣述卓:粵港澳大灣區文藝融合發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文博大咖談丨蔣述卓:粵港澳大灣區文藝融合發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3-06-08 22:00:2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8日,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在2023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建設人文灣區分論壇上發表了名為《在中國式現代化訴求中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的融合與發展》的主題演講。蔣述卓教授強調了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標桿,大灣區文藝是承接嶺南近代對現代化追求的精神與魂魄,並具備新時代對中國式現代化訴求的特質。他提出了推動大灣區文藝融合與發展中的五個方面表述,包括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文明形態轉型的反映、開放與兼容並蓄的胸懷、科技與人文關係的處理以及地理視角的轉變。

    灣區應成中國式現代化典範

    蔣述卓教授在演講中指出,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的融合與發展,需要構建一個文化創造力興盛活躍、文化產業體系完善、文化交流國際化水平極高、文化消費動力充足的優質文化生活圈,以建設人文灣區為目標。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共同表達途徑,以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的融合與發展。

    首先,要以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引,反映大灣區公正有序的創業環境,創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建立知法守法有序的法治社會。蔣述卓教授以小說《商界》和電視劇《狂飆》為例,強調這些作品反映了公正有序的創業環境,體現了共同的價值訴求。他認為,在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中,可以找到共同認同,並在生態環境目標追求中獲得共識。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也是促進融合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從共同的價值訴求出發,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和現代化的追求中,促進相互的融合與發展。例如,在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環境的創造中,我們可以尋找自己的共同認同,尋求在生態環境目標追求中獲得共識。此外,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與互鑒中,也可以促進我們的融合和發展。」

微信图片_20230608220127.jpg

    其次,蔣述卓教授認為,在文明形態轉型中,要反映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和現代素質的轉化與變化。嶺南文化作為經世致用、愛國救亡的啟蒙之學,在追求個體自由和群體覺醒的過程中實現了中國的改變與崛起。他指出,「變」成為大灣區文藝的主線與主題,體現了現代素質的轉變和文明形態的轉型。

    蔣述卓教授進一步強調了開放與兼容並蓄的胸懷在推動大灣區文藝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科技與人文關係處理對展現大灣區文藝未來圖景的必要性。大灣區人以開放、創新、求變的實踐模式和生活方式為特徵,而這種開放與創新的精神已經深入融入大灣區人的文化心理,並在各種創造實踐中得以體現。文學藝術作為科技的想象藍本,為新媒體提供豐富的文本資源,將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藝融合與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灣區地理視角應轉向海洋

    另外,蔣述卓教授提到了大灣區的地理視角的轉變,從以山為界轉向指向海洋,這為海洋文藝、海灣文化、島嶼及半島文化、灘涂鹽沼濕地文化、紅樹林文化以及與海洋相關的颱風和海洋運輸等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些元素具有隱喻色彩和象徵意義,將在大灣區文藝中得到充分展示。「過去的嶺南是以山為界來作地理劃分的,是陸地的視角,而如今的大灣區的地理視角是指向海洋的,這便是新的視角。要站在更為宏闊的視野來審視大灣區文藝的存在與未來路向。」

    最後,蔣述卓教授指出,科幻文學和跨界寫作正成為大灣區作家的趨向。在大灣區城市一體化的進程中,科幻寫作將展現出新的品質。與此同時,量子科技、大數據、金融科技、納米技術、人工智能、雲計算、數字經濟、媒介革命和速度景觀等科技元素構成了一個炫目而複雜的內部世界,而文學藝術將為科技提供想象的藍本,為新媒體提供豐富的文本資源。

微信图片_20230608220131.jpg

    蔣述卓教授的演講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融合與發展指明了方向,強調了文化價值觀、文明轉型、開放創新、科技與人文的關係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正如蔣述卓教授所說的:「我們應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追求中,通過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的融合與發展來推動文化強國的建設。這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並展示人文灣區建設的歷史背景。通過各種文化活動的開展,我們可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文藝發展,並將其落實到實際的措施和行動中,包括加強與港澳、台灣的交流合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以及推動兩岸人文交流的進一步進展。」(記者 蔡易成)

    簡介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

    1955年生,廣西灌陽人。文學博士,師從著名文藝理論家王元化教授。暨南大學中文系二級教授、文藝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文藝學學科帶頭人,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海外華文文學與漢語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文化產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國家教學名師,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曾任暨南大學學報主編、文學院院長、學校副校長、黨委書記。

    學術兼職有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等。《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外審專家、《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等雜誌編委。出版過《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佛教與中國文藝美學》、《宗教藝術論》、《宗教文藝與審美創造》、《在文化的觀照下》、《文化詩學:理論與實踐》、《宋代文藝理論集成》、《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詩詞小札》等著作2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曾獲中國首屆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勵二等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論文類特等獎、廣東省第八屆魯迅文學藝術獎,全國第四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稱號,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

責任編輯:高心雲 文博大咖談丨蔣述卓:粵港澳大灣區文藝融合發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