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6月8日電 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8個分論壇8日同時在深圳舉行,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暢談興文之策。
首屆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設置新媒體時代的國際傳播創新、數字出版前沿技術發展與應用、建設人文灣區、繁榮文藝創作、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文化貿易、電影業高質量發展、共建互聯網版權新生態8個分論壇。
建設文化強國的征程上,國際傳播工作承擔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重要職責,發揮着彰顯中華文明兼收並蓄開放胸懷、推動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作用。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在新媒體時代的國際傳播創新分論壇上說,「國際傳播千條萬條,基本一條還是溝通中外。」國際傳播要有效作用於受眾,需要加強國際傳播規律研究,做到跨國背景下的「識民情、接地氣」,構建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國際傳播話語敘事體系。
「技術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電子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臣在數字出版前沿技術發展與應用分論壇上表示,出版業要緊跟前沿技術,推動出版業態、理念、實踐、經營的創新,加快構建與數字化發展相適應的出版工作新格局。
版權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要素。在共建互聯網版權新生態分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呼喚版權發揮更大作用,尤其要加強互聯網版權保護與運用,構建健康的互聯網版權新生態,為文化數字化高質量發展賦能。
在促進文化貿易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文化貿易「從大到強」「從點到網」「從量到質」碰撞思想火花。「大力發展對外文化貿易,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國際傳播具有重大的意義。」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建議,圍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打造國際傳播的品牌,推動中國文化產品進入世界的知識體系。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表示,文化貿易的活躍程度是文化繁榮的一個鮮明標誌。在新的起點上,文化貿易應該有更高的目標,同時文化貿易政策也需要進一步升級。
文藝創作推進文化繁榮。參加繁榮文藝創作分論壇的《人世間》等劇導演李路認為,當前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文藝工作者,要拍出順應時代、受百姓喜愛的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將中華傳統文化傳遞給世界。
傳承是解決非遺問題的「總鑰匙」。在文化遺產保護分論壇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表示,非遺來源於生活,也發展和繁榮於生活,既要做到代代守護、薪火相傳,又要做到守正創新、與時俱進,將其充分融入到社會生產生活中。
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從高原向高峰邁進之勢。「中國電影要走近觀眾、走向世界,唯有勇於探索、主動作為,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走好電影強國之路。」在電影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傅若清說,擴大需求、促進供給、改善預期,是廣大電影人心之所盼,也是電影產業適應新常態和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
粵港澳三地自古以來同根同源、人文相親。在建設人文灣區分論壇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鄭培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深受多元文化影響,多元文化的前景是融合,不是對抗。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建設人文灣區的使命是促進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明的創新性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不僅經濟高度協調發展,還有人心民意共通,實現身份認同。(新華社記者 趙瑞希、鄧瑞璇、余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