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以下簡稱創意園)主辦的第七屆明天音樂節在園區B10現場拉開帷幕,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希臘、澳大利亞的9組音樂家空降「明天」,於6月9日至11日為樂迷帶來一連三天的「高能現場」。
作為今年文博會創意園分會場系列活動「共鳴 Resonance」的重要版塊之一,本屆明天音樂節也是自2021年「返場72小時」特別策劃後的正式回歸,除了演出以外,還將開展講座和紀錄片放映,並與園區同期主辦的T街創意市集聯動,呈現特別板塊「明天音樂唱片市集」,以多元維度詮釋「明天」富有前瞻性與創造力的精神內核,在「共鳴」的激盪中打開更廣闊的音樂文化視野。
5國9組音樂人輪番登台
對許多樂迷而言,本屆明天音樂節的陣容既有「久別重逢」之感,也有求新求變的衝勁。作為明天音樂節的「老友記」,小河、馬木爾這兩位極具代表性的中國當代先鋒音樂家先後重返「明天」,釋放積蓄已久的音樂勢能——開幕當晚,小河攜手李鐵橋、葉鵬罡、鄭志勇及張蔚,以不拘一格但又韌性十足的精彩演出,為本屆明天音樂節敲下「啟動鍵」;而在6月10日,馬木爾將其新作首演獻給「明天」,沿襲他的獨特風格,一部現代極簡的個人室內交響將帶樂迷進入「星空之外」浩瀚無比的音樂想像。
「朋友圈」的重新組合,也為「明天」帶來更多新鮮感,於現場的實時互動中製造奇妙的化學反應——無論是在音樂節首晚,素有日本「邦搖鼓王」之稱的吉田達也與多面貝斯手中尾憲太郎的迅猛交鋒,還是演出的後兩日,「80後」音樂家李帶菓與老丹打通古今、貫通東西的實驗合奏計劃,抑或是106組合中Phew與Dowser N共同演繹的奇思妙想,都勢必會為現場觀眾帶來充滿驚喜與震撼的聽覺盛宴,而這屬於音樂現場獨一份的魅力,又將在6月11日最後一晚的「明天即興」中被推向最高潮。
此外,本屆明天音樂節「新朋友」帶來的現場表演亦令人驚喜。首晚第二場演出,有着「甜蜜又憂愁的小情緒大師」之譽的美國結他演奏家瑪麗薩·安德森(Marisa Anderson),為觀眾帶來了糅合了民謠、藍調、古典等多種音樂風格的結他獨奏,在拓寬傳統演奏邊界的同時,呈現了另一種有關結他的想像與共鳴;而在6月10日,來自希臘克里特音樂世家的魯特琴好手喬治·西盧里斯(George Xylouris)和澳大利亞鼓界奇才吉姆·懷特(Jim White)的跨國組合則奉上他們在中國的首演,帶領樂迷盡情感受濃郁的地中海風情與古老獨特的克里特美學。
第七屆明天音樂節啟幕
唱片市集、講座放映「同頻共振」
除了連續三晚看點十足的現場演出外,本屆明天音樂節兼具深度與廣度的版塊構成,也顯示出其兼容並蓄的開放面貌。比利時實驗音樂廠牌Sub Rosa創始人帶來的講座《唱片是時間的容器》,以及《所羅門群島『Are’ are族的音樂》現場放映,先後於6月10日及11日在創意園北區A3+空間舉行,帶領觀眾深入體驗世界音樂的多元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主辦方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將旗下明天音樂節、T街創意市集兩大活動品牌進行有機聯動,特設「明天音樂唱片市集」特別板塊——6月9日至11日在北區C2空間,邀請近20家音樂類品牌加入T街,在推動音樂文化交流的同時,也為本土優質音樂廠牌及出版物提供了一個面向大眾的展示平台。
創辦自2014年的明天音樂節,始終以實驗性和創造性為自身不變的底色。本屆明天音樂節各國樂手與觀眾們再次相會,不僅是中外音樂界深入交流的良機,也是一場呈現當代中國先鋒音樂獨立自主精神、承前啟後的盛會。由此引發的共振與連結將從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出發,在滋養本土音樂生態的同時,為音樂及創意文化的交融互進、蓬勃生長創造更多可能。(記者 王靜抒)
頂圖:演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