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初霽,廣州港藍天雲涌,海風獵獵。南沙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邊,林立的塔吊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正在自如穿行。
6月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廣州港。這裏有不少「之最」——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全國最大糧食中轉港、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也是我國重要的汽車樞紐港、非洲和東南亞航線樞紐港。
港口是鏈接國內外市場、暢通「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和節點,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作為我國能源、原材料物資運輸和南北商品交流的交通樞紐,廣州港2022年貨物吞吐量6.56億噸,居全球第五;集裝箱吞吐量2486萬標箱,居全球第六。」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明說。
港口也是觀察經濟脈動的「晴雨表」。宋小明介紹,今年1—5月,南沙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4.0%、6.7%,其中外貿集裝箱同比增長10%。今年前四月,廣州港集裝箱船舶在港停泊時間綜合效率在全球主要港口中位居首位。
「不僅如此,南沙港區已成為智利車厘子進口第一大海運口岸,也是泰國榴蓮海運進口第一大口岸。」廣州南沙國際冷鏈有限公司負責人董磊說,目前,通過提前預約等方式,配合海關查驗方式的優化,新鮮水果可以實現2小時從卸船到達江南果批市場,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質量更好、價格更優的鮮果。
作為新一代智慧港口,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是全球首個應用北斗導航系統和5G通信的自動化碼頭,並在全球率先採用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據介紹,未來廣東將加快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把廣州港打造成為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在南沙這片改革開放熱土,「首個」還有很多。走進南沙在全球首創的數字經濟公共基礎設施——全球溯源中心,拿出手機掃描一個物品二維碼,就能輕鬆獲得其商品信息、企業信息、物流信息等一系列數據信息。
全球溯源中心由政府主導建設、監管部門共建共用、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運用數字合約,對商品全生命周期數據進行分段採集、分級使用,致力於將商品信息轉化為數據生產資料,並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高效有序流通。通過促進數據資產權益確定、數據要素流轉應用、數字生態發展等數字治理創新,服務於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和數據價值化。
這有什麼重要意義?粵港澳國際供應鏈(廣州)有限公司總裁於崇剛舉例:「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字化需求變得更高,但這些數據在一個個外貿環節的電腦系統中,互聯難度很大。全球溯源中心解決了這個問題,用公共規則解放數字資產,讓企業安全地把數據發布出來,從而建立起數據『大倉庫』,讓外貿企業應用數據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