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下午,在深圳寶安沙井古墟戲台舉行2021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深圳沙井古墟頒獎儀式活動。此前經報名參選、專業評比,「沙井古墟新生項目」獲得2021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兩項大獎:歷史環境中的新設計獎和可持續發展特別認可獎。
傳承歷史文化記憶 沙井古墟煥發生機
沙井古墟是深圳現存最大的歷史街區,佔地面積23萬平方米。包括一條古老但已經被污染的河流、一個上千年歷史的石塔、幾百棟老屋、幾十處祠堂、古井和古蹟。「沙井古墟新生項目」將一段河流進行示範性整治和景觀改造,設計新的公共空間,策劃在地公共藝術的現場展覽,讓古墟煥發出生機,復興地方文化遺產。
2019年,沙井街道以第十六屆沙井金蠔美食民俗文化節為契機,啟動「沙井古墟新生」計劃,通過對歷史場域核心示範段的保護與煥新,探索未來城市更新單元中創新實踐的新模式,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該項目將一段河流進行示範性整治和景觀改造,設計新的公共空間,策劃在地公共藝術的現場展覽,讓古墟煥發出生機,得到社會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
近年來,沙井街道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方針,推動沙井蠔生產習俗、粵劇粵曲、深圳沙井螳螂拳等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井街道被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授予「廣東省戲劇之鄉」,榮根小學和沙井少兒粵劇藝術中心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粵劇中國保護中心推廣基地」。這些文化遺產在每年沙井金蠔節的帶動下,在沙井古墟傳承發展,成為「魅力蠔鄉、古韻沙井」的閃亮名片。
保護文化遺產資源 留住蠔鄉文化之根
沙井古墟,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底蘊,是深圳現存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一片歷史風貌保護區。自古墟新生項目啟動以來,便得到社會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並於2021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兩項大獎:歷史環境中的新設計獎和可持續發展特別認可獎。這是自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建立以來,深圳市項目首次榮獲該獎項,也是寶安區乃至深圳城市更新與文脈傳承的新樣本。
據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設立於2000年,以表彰私營部門和公私合作在成功保護或恢復本區域具有遺產價值的結構、場所和不動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分為文化遺產保護類別、歷史環境中的新設計獎、可持續發展特別認可獎3個主要獎項類別。20餘年來,已有百餘項作品榮獲教科文組織亞太獎,而遍布各國的獲獎作品也進一步擴大了該獎的國際影響力。
亞太遺產獎評委高度肯定沙井古墟項目的創新設計:「沙井古墟項目巧妙地採用了『城市針灸』的方法,在關鍵地點置入最少量的設計介入和行動干預,使這個可追溯到清代中期的傳統商業聚落重獲新生。基於對當地遺產和社會、經濟狀況的縝密研究,以此為指導,該參與性項目在經濟、社會、環境等多個可持續性維度,對改善居民福祉產生了有益影響。以低成本、低技術的方式修復河岸,並重新利用現存建築結構和公共空間創造出新的設施,在尊重古老城市形態的同時增強了社區互動。在復興本地傳統生活方式的同時,該項目證明了城市創新在以一種整體的方式維護歷史景觀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的就是世界的,沙井將以沙井古墟頒獎會為契機,更好地走近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留住文化之根。(記者:王娜 陳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