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金融瞭望】香港的人才觀念存在嚴重偏差

【金融瞭望】香港的人才觀念存在嚴重偏差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06-28 10:37:3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一直欠缺人才,尤其是缺少符合香港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但是,由於香港在人才培養特別是在如何引進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着較大的認識上的偏差,以至於20多年之後的今天,香港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不是緩解了,而是變得更加突出和尖銳。香港在人才觀念上所存在的嚴重偏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功人士才算人才。從香港以前多年以來實施的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可以看出,成功人士一直是香港引進人才的重點,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香港引進的所謂優才和專才許多都是各地的演藝明星或其他行業的成功人士,非成功人士要想通過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進入香港難上加難。但是,成功人士畢竟數量有限,而且許多成功人士未必能夠看得上香港,他們可能更樂意選擇歐美日加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正是因為如此,香港的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效果不佳,吸進的人才非常有限。

 2、高學歷、高收入才算人才。正如人們所見,香港的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雖然引進了一些成功人士,但這兩個計劃除了讓香港增加了一些名人以及讓香港的豪宅價格表現堅挺之外,似乎對促進香港經濟發展作用不大。事實上,香港的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由於效果不彰受到社會批評。於是乎,特區政府在人才引進政策方面不得不作出新的調整,擴大了引才範圍,除了繼續引進成功人士之外,高學歷、高收入人士也被香港作為優先引進的對象,這一點在特區政府今年初出台的搶人才計劃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高學歷、高收入人士只能滿足到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部分需要,並不能從根本上緩解香港的人力資源荒問題,因為,香港工商界和其他社會各界不僅需要高學歷和高收入人才,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中低端人才。所以,把引才重點放在高學歷、高收入人士身上仍然解決不了香港的人才荒問題。

 港需要更多創業型人才

 3、歐美大學的畢業生才算人才。受港英政府在香港150多年的殖民統治影響,香港社會對歐美教育崇拜有加,一直以來,在香港社會的觀念中,只有經過了歐美大學教育的人士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人才,內地高等學校的學生哪怕你再優秀都被瞧不起、看不上,甚至比不過歐美野雞大學的混混生。因此,一直以來,香港社會用人的眼光一直放在歐美大學的畢業生身上,內地的優秀大學畢業生一直被香港拒之門外。值得高興的是,李家超上任特首之後,正在改變以往的歧視內地高校畢業生的做法,已經把若干內地知名高校的畢業生納入到香港的引才範圍,但毋庸諱言,這種改變仍然是非常初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為從根本上來看,解決香港人力資源欠缺問題的出路在於內地,香港只有放寬對內地高校人才的限制,才能真正破解香港人力資源欠缺的難題。

 4、不會講英語的人士不算人才。同樣受港英政府長期統治以及人才使用導向的影響,一直以來,不會講英語的人士在香港社會是不受重視的,更不會受到重用。在香港社會觀念中,一個哪怕只會幾句生疏英文的人士,也要比不懂英文哪怕在其他方面表現十分傑出能幹的人士高人一等,受到的待遇更高。這一認識和做法一直沿續到今天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香港很多機構特別是政府機構及政府資助的機構中,許多能夠說上幾句英文但能力平平的人士大有人在,甚至佔居重要崗位。這也是特區政府及許多官方半官方機構工作效率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香港社會經濟發展不僅需要成功人士,需要高學歷、高收入的人才,也歡迎能夠懂兩文三語擁有歐美大學留學背景的學生在香港工作,但香港需要更多的是創業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和普通的中低層管理和服務人才。這些人才恰恰不一定有高學歷、高收入,也不一定有歐美留學背景,這些人才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經過無數的摸爬滾打脫穎而出,社會和競爭是他們受教育和發揮聰明才智最好的大學。香港只有讓自己成為包括內地在內的各地人才的大熔爐,香港的社會經濟才有可能煥發出永不停息的生機和活力。(顏安生)

責任編輯:朱劍明 【金融瞭望】香港的人才觀念存在嚴重偏差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