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梁其能
香港藝術發展局獲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支持,獲得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 (ASDF) 撥款港幣9771萬元,推出兩項全新培育多元藝術人才的計劃,包括「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及「新苗發展資助計劃」,在2023/24及2024/25年度提供200個新苗項目及210個實習機會,涵蓋全港專業藝術機構及藝團,全方位培育本地的藝術人才,讓年輕人一展抱負。「新苗發展資助計劃」現正接受申請,「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現已接受藝術機構及團體報名,並將於7月10日起接受畢業生申請,詳情可瀏覽藝發局網頁https://www.hkadc.org.hk。
藝發局主席霍啟剛今日(4日)與傳媒會面時表示:「特區政府銳意培育各方面藝術人才,以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將香港打造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過往藝發局雖有不同的人才培育計劃,礙於資源所限,每年名額有限。好高興得到政府的信任撥款9771萬,於未來兩年,以更充裕資源、更全面及廣泛覆蓋面,針對新近於本地及海外畢業生,希望能夠幫助有志於藝術界發展年青新生代入行,以培育有潛質嘅年輕藝術家及藝術人才。」
霍啟剛稱冀兩年的計劃完成後,能夠讓政府看到的第一是人才建設的重要性。
第二,藝發局會掌握數據,了解到什麼樣的機構會申請,故該計劃會與時俱進,「按照文化市場的變化而變動。」他稱這兩年正是好時間,去進行「摸底」和「把脈」,了解市場的需求,再向政府申請更多的資源壯大計劃。
第三,霍啟剛指近些年來港府一直有「官商民」合作的意願,也在竭力地推動。他提及過往的文藝界向財政司司長負責,作為一個賺錢的角色,但如今的文藝界向政務司司長負責,轉變為了一個受資助與支持的角色。
過往政府的資助都給到非牟利性機構與88牌慈善團體等,但如今政府除了「資助者」,亦作為「贊助者」,給到足夠的資金讓文藝界蓬勃發展,除了非牟利團體,商業組織也可以嘗試申請計劃,「賺到的錢可以用於來未來的商業發展」可以見得除了資金上的支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亦都到位。
他表示現如今的文化圈生態由許多部分組成,亦都是行之有效的。他指現如今仍舊可以製造多的空間給有能力的文化藝術團體以商業化的形式運作。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拿出更多的資源培養藝術團體」是十分重要的。
「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獲得港幣7726萬元的撥款。這項為期兩年的計劃每年將支持105個見習職位,為新近3年內於本地及海外高等院校的畢業生提供一個於藝術機構和團隊工作的實習機會,增進對藝術機構和團隊運作及業界的認識,從而鼓勵他們在業界作專業及長遠的發展,為各藝術範疇培育新進藝術行政人員、表演藝術人員、製作人員以及藝術科技人才。計劃分為「藝術行政人員見習計劃」、「表演藝術及藝術製作人員見習計劃」及「藝術科技人才駐場計劃」三大部分,前兩者見習期為18個月,每年分別提供30及55個名額,至於後者則採用12個月計劃形式,每年提供20個名額。
計劃接受獲藝發局2023/24年度「年度資助」、「文學平台計劃」及「優秀藝團計劃」資助的藝團、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9個主要演藝團體、康文署現時獲場地夥伴計劃支持之團體、現時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資助機構及香港藝術節協會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符合資格的機構及團體外均可提出申請「藝術行政人員見習計劃」、「表演藝術人員及藝術製作人員見習計劃」,每個符合申請資格的藝術機構/團體可就上述兩項見習計劃各申請一名見習生名額。
至於「藝術科技人才駐場計劃」將以計劃形式進行,藝發局會透過公開邀請的方式,邀請年青藝術科技人才提出具創意的計劃,並從中揀選20個具潛力發展的構思/計劃,為他們介紹合作和聯繫的藝術家/團體、提供顧問導師、計劃費用及資助,於12個月內將建議的計劃進行實體演練。此外,亦會提供黃竹坑藝術空間其中一個單位作為實驗性創作、展演、分享的平台。
至於全新推出的「新苗發展資助計劃」則獲得港幣2045萬元的撥款,為期2年,分4期每期支持約50個計劃,每個計劃資助上限一般為港幣9萬元。新計劃將針對新近五年內完成本地或海外藝術相關大專課程(包括副學士),從未獲得本局任何資助及/或政府相類似的項目資助的人士,為他們提供機會及資助,進行不同藝術界別、類型及形式的計劃,包括表演、展覽、出版、藝術教育及其他創作、研究等;旨在協助獲資助者投身藝術專業,使其在行業內邁步及扎根,令他們透過發表作品或研究報告,獲得同行或社會關注,進一步推動本地的藝術發展。
藝發局副主席楊偉誠表示:「期望新計劃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協助年青藝術人才進入業界,繼而在行業內扎根,亦都希望為這班新晉藝術家提供先導經驗,進一步推動本地藝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