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8日)在網誌中表示,路政署最近完成一項極具挑戰的維修工程,在灣仔堅拿道天橋進行瀝青路面重鋪工程時,採用了新瀝青鋪路物料。它是一種較耐用、由較高黏度瀝青油組成的瀝青物料,在抗變形、抗老化和抗疲勞方面都較現有瀝青優勝。新瀝青物料已應用在本港部分繁忙的路段,效果良好,未來路政署會繼續應用在合適的路段。
林世雄指出,堅拿道天橋連接黃泥涌峽天橋北端及紅磡海底隧道灣仔出口,全長約1.2公里,全線為雙線至三線雙程的分隔道路,是市區其中一條主要行車天橋,亦是每天極為繁忙的路段。該行車天橋由黃泥涌峽天橋北端至近軒尼詩道的路段為混凝土路面,其餘路段則為瀝青路面。天橋早於上世紀70年代落成,使用率非常高,路面難免出現不同程度的損耗。路政署一直為天橋進行定期檢查,亦在混凝土路面破損的位置進行局部維修。為提升天橋的路面狀況,路政署去年年底開始,分階段重鋪該天橋的大部分瀝青路面。
林世雄續指,相關路段連接紅磡海底隧道出入口,無論是平日或假日,交通均極為繁忙。有關政府部門協調後,每星期只有三日可臨時封路,每次只能於晚上10時至早上5時封閉其中一條行車線進行維修工程。如工程牽涉巴士路線使用的支路,更只能在巴士尾班車開出後才能開展。
他說,維修工程只能在深夜進行,維修團隊在施工時必須盡量減低工程對附近環境的影響。為符合環境保護署要求,維修團隊每次進行工程時,只有約2小時進行挖掘,因此每次工程的規模相當有限。維修團隊在施工時會採用合適的隔音罩、優質機動設備和低滋擾度的手提電炮等設備。此外,維修團隊會與承建商緊密溝通,避免在深夜進行一些產生較高噪音的工序,例如刨削舊瀝青路面或清除舊有破損的混凝土路面。
林世雄表示,路政署成功克服時間和物料的挑戰,已於今年3月順利完成堅拿道天橋紅隧出口至霎東街的路面復修工程。強調路政署會繼續克盡己任、緊守崗位,保持公共道路設施的良好狀況,令市民出行路路暢通。(圖:運輸及物流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