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變與白內障和青光眼同列全球三大致盲疾病,現時香港約有5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黃斑病變。醫管局每年約有3000宗「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新症。長者是黃斑病變的高危族群,病人目前可在公立醫院排期接受眼內注射,但由於需要自資藥費,排期亦需時,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因此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推出「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服務對象為60歲以上、正在公立醫院等候眼內注射的黃斑病變患者,只須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便可於港安醫療中心及早接受治療。受惠名額為200個,先到先得。
74歲的譚女士,是一名獨居長者。十年前,她發現自己視力衰退,其後確診黃斑病變,可惜為時已晚,右眼完全失明。幾年後,她的左眼亦開始出現視力衰退,但因未有意識到病況嚴重、加上經濟原因,未有及早治療。直至2020年,她的左眼突然出血,到公立醫院見醫生時,才知已進入黃斑病變晚期,需要接受眼內注射,保住剩餘的視力。她說:「但針藥實在太貴,政府醫院要自費,又要排隊。幸好,醫務社工幫我尋求幫助,得到非牟利機構支援打了幾針,覺得左眼黏黏的感覺舒緩了,視力也穩定下來。」由於試針情況理想,為了能繼續接受眼內注射,她堅持繼續做清潔工賺錢;三年內靠資助和自費共打了14針。
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項目總監梁瑋莉指出,「眼內注射港安資助計劃」的目標,是幫助需要經濟援助的黃斑病變病人於黃金期內盡快接受眼內注射,減低致盲風險。計劃主要服務對象為公立醫院醫生證明需要接受眼內注射的病人,每名受助人可獲基金最高資助兩針,患者只須支付每針5000元。她補充,公立醫院的眼內注射自資費用約為7000元,基金則收取每針5000元成本價費用旨在服務市民。她續指,晚期黃斑病變可短時間內致盲,如病人交齊資料,基金最快可於一星期內安排眼內注射。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助理教授馮兆基強調,黃斑病變大致可分為乾性和濕性,比例為9:1。乾性的病人屬早期,可定期觀察病情。濕性顯示患者已進入晚期,視網膜和脈絡膜出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導致滲漏和出血,破壞黃斑區內的感光細胞,以及結痂,造成視力嚴重減退。部分早期乾性的老年黃斑病變也有機會轉變成濕性病變任何延誤都會增加失明的風險。
黃斑病變症狀不易察覺,馮兆基表示,患者起初很難意識到自己有黃斑病變,直到視力模糊、中央影像變形。他解釋:「黃斑病變最明顯的症狀是中央視力扭曲,即是眼前的中央影像,會變得歪歪斜斜。」黃斑部位於眼底的視網膜,該位置的感光細胞最為密集。黃斑部一旦受損,便不能復原,視力亦不能逆轉。他提醒,要保住視力,病人必須盡早求醫。
長者是黃斑病變的高危族,香港人口老化,根據政府統計,現時香港已有150萬名60歲以上長者,可預見黃斑病變病人數目會持續增加。加強大眾對黃斑病變的認知很重要,例如有吸煙習慣、女性、有家庭病史、或已發現視網膜上有很多大片的玻璃膜疣(黃色沉積物),每一至兩年的視力檢查非常重要。病人亦可在家中嘗試自行檢查,在配戴原有的老花或近視眼鏡的情況下,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飲食上,可減少紅肉、增加進食綠葉蔬菜。另外,美國國家眼科研究亦有研究顯示,服食AREDS2配方維他命補充劑可預防及延緩老年黃斑病變,此配方包括維他命C、維他命E、銅、鋅、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質等。
頂圖圖說:圖為港安醫院慈善基金(司徒拔道)項目總監梁瑋莉、譚女士、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助理教授馮兆基。
圖為黃斑病變模擬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