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和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港燈)今天(13日)宣布,由兩電共同發展及興建的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已於早前完成最後整體調試,正式投入運作。首批按長期供應協議供港的液化天然氣,已於日前由液化天然氣貨船運抵接收站,卸載後儲存在接收站的裝置船上,經再氣化後輸往中電龍鼓灘發電廠及港燈南丫發電廠使用,進一步增加兩電的低碳發電,提升燃料供應的穩定性,支持香港實踐能源轉型。
位於香港西南水域的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是香港首項同類設施。目前全球最大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Bauhinia Spirit,其液化天然氣儲存容量達263000立方米,將長期停泊在接收站,用於接收、儲存及將液化天然氣再氣化。
中電總裁羅嘉進表示,減碳工作刻不容緩,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是支持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加強供氣保障的重要設施。這實在有賴兩電組成的項目團隊緊密合作,與承辦商共同克服海上建築工程的種種困難,特別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挑戰,讓這個本港近年最大規模的海上能源基礎設施得以投入運作。
羅嘉進續說,這項新落成的策略性天然氣設施,可以從國際市場引入價格具競爭力的液化天然氣,有助燃料供應更多元、靈活及穩定,確保香港有序過渡至碳中和,落實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中電會積極配合政府的減碳政策,加快能源轉型,繼續探索透過本地項目及區域合作,引入更多零碳能源、減低電力供應碳強度、推動電動化及協助客戶節能減排。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稱,港燈一直全力支持香港政府2035年的減碳目標,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可進一步提升燃料供應安全及穩定性,加上將於2024年投入運作的新燃氣機組L12,港燈的減碳之旅正穩步向前。此外,項目落成後,天然氣供應來源變得更多元化,有助我們提升採購天然氣的議價能力。
鄭祖瀛表示,海上建築工程所面對的挑戰特別艱巨,非常感謝不同持份者給予的支持,尤其是內地及香港政府在項目不同階段包括規劃、建設及投入調試時提供的協助,讓項目得以順利完成。為了配合政府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港燈會繼續積極留意創新的先進技術,包括氫能發電,並對其他合適的零碳發電方案保持開放態度。
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船及液化天然氣貨船先後順利抵達香港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兩電衷心感謝廣東及廣州海事局的大力支持,於擔桿水道實施海上交通管制和清道護航,亦感謝本港相關政府部門,特別是環境及生態局的全力支持,海事處與兩電工程團隊及內地相關單位保持緊密溝通及協作,確保海上航行安全及船隻抵港後的各種安排順利完成。
兩電早在項目開展海上工程前,已就長遠液化天然氣供應與Shell Plc附屬公司Shell Eastern Trading (Pte.) Ltd.(Shell)簽訂協議。隨着接收站落成啟用, Shell已開始為兩電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液化天然氣。首批運抵接收站的液化天然氣約有139000立方米,若以本港一個普通3人家庭每月使用275度電計算,足以供電予約150萬個家庭使用。
液化天然氣是冷卻至攝氏零下162度的天然氣,體積約為天然氣體積的1/600,方便儲存及運送。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啟用後,兩電可以直接透過船運從世界各地引入液化天然氣,提供另一個長遠供氣來源以應付香港的發電燃料需要,同時有助增加兩電的議價能力,爭取引入價格具競爭力的天然氣,讓客戶及香港整體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