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健康】秋燥傷肺 飲食宜滋陰

【健康】秋燥傷肺 飲食宜滋陰

責任編輯:副刊 2023-07-21 17:18:19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記者、部分圖片:Karena)下月立秋將至,秋日天氣乾燥,不少人會覺得嘴巴、鼻子、皮膚等部位常有乾燥感或痕癢。記者專訪註冊中醫師何慧欣,講解秋燥的成因及徵狀,由生活入手分享秋天養生實用貼士,並教讀者紓緩秋燥的穴位按摩及潤燥食療。

 1.jpg

註冊中醫師何慧欣指出,秋天與肺氣相應,秋燥容易傷害肺部。

    秋天屬燥邪當旺的季節,肺是怕燥又怕熱的內臟器官,容易受燥氣所傷。註冊中醫師何慧欣指出:「養生之道講求順應四時,有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應該注重保養陰精。秋燥是秋天獨有的主氣,『燥』也是外感六淫之一,代表乾燥的病邪『燥邪』。秋天天氣乾燥,燥邪從口鼻而入,最容易侵襲人體嬌嫩的肺臟,肺主皮毛,秋天容易感到口乾、眼乾、皮膚乾燥等。」小兒、老人、體虛人士容易受秋燥入侵,何醫師表示:「小兒身體臟腑嬌嫩、老人體質虛弱,捱夜休息不足及陰虛體質的人士,例如手術後、已收經婦女等,體內津液常不足,最容易受秋燥所傷。」

14.jpg

秋燥令身體出現津液不足的現象,如皮膚乾燥、大便秘結等。

 6.jpg

踏入秋季,肌膚的水分和油脂分泌減少,應換上較滋潤的護膚產品。

    常見秋燥症狀

    秋燥有溫燥及涼燥之分,何醫師指出:「初秋的時候,天氣乾燥,受夏天的餘熱影響,溫燥在人體表現上是燥邪帶有熱象,出現微發熱、口乾舌燥、鼻咽乾燥、乾咳無痰、痰黏稠難咯,心煩燥熱等徵狀。涼燥出現在深秋近冬時分,燥熱夾寒邪,表現出怕冷,鼻流清涕、口乾但不渴、乾咳無痰等。『上火』與『秋燥』的表現相似,都會口乾舌燥,但『上火』因飲食煎炸辛辣或休息不足、熬夜引起,嚴重者出現喉嚨腫痛、口舌生瘡、口腔潰瘍、目赤腫痛、牙肉腫痛等,但『秋燥』在特定秋天季節所致,且易傷及肺部。」

3.jpg

 雪耳是養顏聖品,含有豐富的膠質。

    飲食宜清淡

    日常生活應注意保護呼吸道,以預防或改善秋燥症狀,何醫師建議:「秋冬屬於收藏的季節,精氣也應要收藏,不適宜做太激烈的運動,以防陽氣外洩,流汗過多、損失津液。適當服用雪梨、雪耳、麥冬、百合、無花果、蓮藕、甘蔗等食品,能生津潤燥。食物選擇以甘味、滋潤為主,切忌過早進補,避免過多進食辛辣、重口味的調味料等,以免內生燥熱。日常在室內可以放置一杯水,增加室內空氣濕度、減少乾燥的情況。」

 4.jpg

百合性微寒,適合治療肺熱型的咳嗽。

5.jpg

無花果含有豐富纖維,有助軟化糞便,減少便秘。

    多吃五款食物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白色入肺,秋季應多選用白色、入肺經的食物或藥材入饌,何醫師推介五款食材,有補肺、潤燥、護膚的功效,她指出:「雪耳有滋陰潤肺、補脾益胃、生津通便的功效,多用於湯水。杏仁有北杏及南杏之分,北杏味苦、有小毒,止咳化痰較強,外形上較小而尖,久煮後毒素可去除。南杏形狀較大而圓,有潤燥、養顏、通便之效。臨床上多以兩者合用,多煲湯入饌。淮山色白,有新鮮及乾品之分。新鮮的淮山含有黏性蛋白,有補陰生津、潤腸通便的功效,乾淮山經處理後可健脾益氣、止瀉。新鮮淮山適合快炒、煲湯、製作糕點等,乾淮山多用來煲湯。處理新鮮淮山時建議戴上手套,以免黏液刺激皮膚造成痕癢不適。百合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功效。百合也有鮮品及乾品之分,新鮮百合適合快炒、製作糖水之用,乾百合多用來煲湯。須注意如果寒咳患者或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士不適合使用。無花果有清熱生津、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新鮮無花果可即食作水果,而新鮮及無花果乾都可用來煲湯,紓緩因為肺熱乾燥而引起的口乾、聲沙、咽痛、咳嗽及便秘等情況,注意容易腹瀉的人士不適合食用。」

 9.JPG

列缺穴位於前臂外側拇指下方,從手腕橫紋處算起約一寸半的凹陷處,兩手虎口交接,食指指尖到達處為此穴。

    預防皮膚乾癢

    除了以上的潤燥食療幫助潤燥外,日常也有小貼士可預防皮膚乾燥,何醫師表示:「洗澡時水溫不要過熱,洗澡後要馬上使用潤膚露,預防水分流失。小兒或老人若浸浴,可以加入少量蜂蜜於水中,洗澡後不須過水,抹乾即可,能減少肌膚乾燥。」如遇上鼻乾咽燥、乾咳沒有痰的情況,何醫師推介按壓三個穴位,按列缺穴可通理肺氣、疏通經絡;按尺澤穴能瀉肺熱、滋陰潤肺,緩解咽喉腫痛、氣喘等症狀;按太淵穴可宣肺平喘,緩解感冒初期的咳嗽、頭痛等,閒時多按可紓緩秋燥傷肺致咳的情況。

 7.JPG

尺澤穴位於手肘橫紋外側中點。

8.JPG

太淵穴位於拇指下方手腕的外側橫紋處。

    三款潤燥食療

1.  雪梨蘋果雪耳湯(四人分量)

10.jpg

材料:雪梨2個、蘋果2個、雪耳1個、南北杏10克、桃膠10克、杞子10克。

做法:桃膠洗淨後,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以上至柔軟。雪耳浸泡至軟身、切根備用。把桃膠中的黑色雜質去除再分成小塊,隔水蒸30分鐘備用。雪梨、蘋果去皮去核切塊備用。把雪梨、蘋果、雪耳、杞子、桃膠、南北杏及三碗水,加入燉盅內燉煮2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益氣養陰,美肌潤燥,適合初秋溫燥情況飲用。孕婦忌食桃膠,因為有活血破瘀之嫌。容易脾虛濕困的人宜少吃,如容易疲倦、胃口較差、容易起痰人士不宜多吃。

2.  蘿蔔沙參麥冬湯(四人分量)

12.jpg

材料:紅蘿蔔2根、杞子10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玉竹10克、無花果5至6粒、馬蹄5至6粒、瘦肉3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淨,紅蘿蔔設成塊狀,無花果開邊,瘦肉汆水備用。把以上材料放入煲內,加6至8碗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約1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潤肺生津、適合初秋溫燥情況飲用。素食人士可以將瘦肉轉成黃豆、黑豆、合桃或腰果50克。

3.  淮山紅棗百合湯(四人分量)

11.jpg

材料:新鮮淮山1根、紅棗8至10粒、新鮮百合1個、生薑1片、黃耳10克、南北杏10克、雞肉300克。

做法:先將雞肉去皮,切件洗淨後,氽水備用。戴上手套後,把淮山去皮,切塊備用。百合洗乾淨後分成片狀備用,紅棗去核備用,黃耳浸泡30分鐘後洗淨備用。準備八碗水煲滾後,加入以上所有材料,水滾後轉小火煲1.5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養陰、潤燥,是適合深秋涼燥的湯水。

 

責任編輯:副刊 【健康】秋燥傷肺 飲食宜滋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