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3日)以《精簡程序 加快造地》為題發表網誌稱,政府已經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超出了《香港2030+》報告預計2019至2048年間6200公頃的土地需求;未來10年「熟地」供應量將達到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個策略增長區。
陳茂波表示,立法會兩星期前三讀通過《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草案修訂6條主體法例,精簡了城市規劃、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鐵路工程等法定程序,並提出多項加快發展進程的措施。經修訂的條例將於今年9月1日生效,可惠及不同的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陳茂波表示,過去的大型項目從立項起,往往要十數年才能有首批「熟地」推出;在精簡法定程序後,有關時間可壓縮到約7年。至於一般公營房屋項目的土地由「生地」變「熟地」所需的時間,亦可由以往最少6年壓縮至約4年。他說除了精簡法定程序取得階段性成果,當局已提升內部行政流程統籌。發展局成立了督導小組,全面檢視涉及各範疇的程序,理順和統一審批部門所採用的標準和定義。他說,政府至今已推出多項與11個範疇相關的精簡措施,亦提高審批過程的透明度和確定性。
網誌圖片
陳茂波指,除精簡程序、更好統籌流程以外,還需提升本港建造業的生產力。他說,在應用先進技術方面,已先後向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合共注資22億元,發展局亦已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專責統籌「組裝合成」等高效建築技術的應用,推動業界使用創新科技及提升生產力。他亦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撥款六千萬元,分別研究興建「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以及首座「先進建造業產業大樓」,除了助力業界加強研發和應用新的建築技術外,亦為鋼筋預製和組裝合成件的製作提供場地,提升建造的速度和安全。
陳茂波續指,人力供應方面,政府正與業界攜手推行香港建造業推廣計劃,推廣行業的專業形象和發展機會,以吸引更多新人入行。我們去年亦向建造業議會撥款10億元,以培訓更多人才和提升業內工友的技能。然而,加強本地培訓難以在短時間內滿足業界的人手需要,特別是建造業涉及工種較多。據建造業議會今年初公布的人力預測報告預計,到2027年建造業的人力短缺將上升至超過4萬人。故此,提出了「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輔助措施。計劃剛於上周一(17日)開始接受申請,配額上限1.2萬個,這充分考慮了保障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同時亦避免勞動力不足而嚴重製約香港的發展。
陳茂波表示,全力覓地、增加土地供應來源、精簡法定程序、更好統籌政府行政流程、應用先進技術和增加人手供應等工作,都是朝向同一目標,強調必須全方位、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全力以赴,加快造地建屋,積極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創容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