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資金迎來新變化。自2023年7月24日起,內地投資者不可通過滬深股通買入A股(包括參與配股),所持A股可正常賣出。
隨着7月24日的到來,「真、假外資」的討論登上熱榜。
中國證監會此前表示,近年有部分內地投資者在香港開立證券戶口及互聯互通北向交易權限,通過滬深股通交易A股,雖然這類群體的總體規模不大,但卻和滬深股通引入外資的初衷不符。這些境外的內地投資者,98%以上已經開設內地證券賬戶,可以直接交易A股,卻又在香港經滬深港通交易A股,兩種途徑的交易存在發生跨境違規活動的風險,也給市場造成北向交易中有不少所謂「假外資」的印象,不利於滬深港通長遠發展。
據證監會官網,修訂後的《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下稱《規定》)已於2022年7月25日起施行,香港經紀商不得再為內地投資者新開通滬深股通交易權限,並設定了一年過渡期(2022年7月25日至2023年7月23日)。
根據新規,過渡期內,已開通滬股通、深股通交易權限的內地投資者可繼續通過滬股通、深股通買賣A股;而2023年7月24日起,內地投資者不得再通過滬深股通主動買入A股,所持A股可繼續賣出,無持股內地投資者的交易權限由香港經紀商及時註銷。
有券商研報指出,部分內地投資者在香港開立證券賬戶後通過滬深股通交易A股,存在配資、違規交易等情況。在違規交易方面,由於對北向資金交易的監管涉及兩地證監會的交流,監管難度更大,因此部分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與境內賬戶配合炒作A股,有操縱市場之嫌。
「『假外資』一般較少參與本地港股交易,除非進行對沖性質的操作,大部分資金用於頻繁對A股進行短線投機操作。」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表示,「假外資」繞道港股返投A股,有獲得高槓桿融資的動因。因為港交所融資成本低,槓桿率比較高,「假外資」通過高槓桿可以獲得更多資金。
據媒體引述香港一名基金經理透露,部分「假外資」為在香港拿到牌照的內地量化基金巨頭。
據了解,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堅定不移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持續完善滬深港通機制,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漫畫: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