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劉文文)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圍繞穩就業、惠民生作出一系列部署。會議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
今年以來中國就業形勢積極改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比一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然而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問題不容忽視,青年人就業壓力依然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職難」和「招工難」並存……
專家分析指出,中央高度重視保障民生和促進社會穩定,而就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會議強調,「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意味着當下穩就業工作刻不容緩。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孝松對中新社記者分析,儘管近來整體失業率有所改善,但結構性問題仍較突出。6月份,16-24歲群體調查失業率達到21.3%,表明青年群體、特別是應屆畢業生仍然面臨一定壓力。
王孝松說,就業是民生之本。有就業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消費,進而才能把整個經濟盤活。就業不穩,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也將隨之動搖,因此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十分必要。
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當前不少民營企業正以自身行動支持和促進穩就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透露,今年爭取為中國新增服務業就業崗位再超20萬個,新增大學生就業崗位再超10萬個。為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隆基綠能2023屆畢業生校園招聘規模超過9000人,同比增長50%。
此番會議強調,要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當前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勞動力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社保支出壓力逐漸增大,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面臨較大壓力。
今年上半年,中央財政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等多方面舉措,支持地方做好基層「三保」工作。數據顯示,2023年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10.06萬億元人民幣,剔除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專項轉移支付後增長7.9%。截至6月底,2023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91.1%,具備條件的均已下達完畢。
在上述財力保障的基礎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教授陳建偉認為,未來還應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險覆蓋,提高保障水平;同時還應鼓勵基層經濟發展,增加基層就業機會。
會議強調,要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林梅表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和比重,是縮小收入差距、消除兩極分化、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社會長期穩定、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必要舉措。
如何進一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陳建偉認為,一方面,要優化個人所得稅收制度和社會保障政策,通過減稅降費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中等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是創造就業和提供高薪工作的重要力量,鼓勵其發展有助於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內容外,此次會議圍繞惠民生還提出多個要求,如:要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決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供應等。
分析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隨着下半年更多穩經濟、穩就業的政策措施加快落地顯效,經濟運行有望繼續回暖,就業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真正做到惠民生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