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海底隧道已由本月23日起實施「易通行」,運輸署署長羅淑佩今日(29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紅隧每日總車流由10.5萬架次增至10.7萬架次,反映「易通行」大致運作暢順,除極繁忙時間外,紅隧在其他時間變得稍為鬆動;隧道口的切線情況亦有改善,相信駕駛人士的體驗會有改善,但由於現時紅隧收費仍然較其他兩條過海隧道相宜,相信實施「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後,最佳的分流及遏抑車流效果才能見到。
羅淑佩指,當局觀察所得,在紅隧隧道口的收費廣場位置由於減至4條行車線,當進入隧道的2條線時,切線情況減少,會較順暢。但她承認快線相比以往要多切一次線,不及以往直接,司機要習慣現時毋須停車或慢車繳費,同時有意見指,中至左線較以往暢順,本港司機能夠靈活應變。
羅淑佩續指,當局留意到現時紅隧隧道內的車速稍為提高,但西隧及東隧方面就存在變數,因為政府將於下月2日收回西隧並實施「633」收費方案,即私家車行西隧減至60元、紅隧和東隧增至30元,的士方面三隧都是收25元,對駕駛人士的行為可能有改變,當局要細心觀察車流,期望西隧和紅隧會因收費差異減少而分流。
羅淑佩說,紅隧實施「易通行」後,整體情況大致滿意,投訴數字保持在大約0.02%,與之前相若,代表紅隧見不到有新問題產生。對於有部分的士司機對「易通行」反應一般,她表示,現時有380輛的士出現偵測不到的情況,已邀請他們到幾個政府停車場處理,但不到一成有回應,呼籲他們盡快前往。
羅淑佩又表示,要解決過海交通擠塞,長遠要有新基建,政府已經規劃在交椅洲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前往港島北岸。另外,政府調整私家車牌費及車輛首次登記稅後,車輛新登記增幅由過往每年超過2%減至去年1.4%,希望有關情況可以持續,並會改善公共交通工具配套,鼓勵市民多用公共交通工具。(中通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