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牛尾海對開昨日有人發現鯨魚屍體,相信是早前進入本港水域的布氏鯨。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總館長黃永康今早(8月1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鯨魚背鰭位置的新傷口,相信是由船隻撞擊而致的可能性較大,不過由於鯨魚體型龐大,估計解剖工作仍會持續數天。
黃永康指出,經初步檢驗,鯨魚屬雄性,體長超過8米,因成年布氏鯨可達15米,因此判斷該條鯨魚未成年。有關的解剖工作今天繼續,暫時發現鯨魚除了2個位於背部較後位置的舊傷口外,背部正中的背鰭位置有一個明顯新傷口,相信由突如其來來的硬物衝擊造成。他相信傷口由船隻造成的可能性較高,現時會抽取鯨魚的內臟及血液樣本進一步化驗,對比傷口切割狀況等,了解死前健康狀況及相關死因。
黃永康又指,現時解剖工作主要以樣本採集為主,相信解剖工作將持續幾天,暫時未去檢測傷口。對於外界稱鯨魚屍身爆裂有內臟溢出的說法,他說,鯨魚經解剖後體内的氣體已經排出,認爲「鯨爆」可能性非常低,在海上飄浮的屬於鯨魚的脂肪組織,相信是背部傷口溢出的組織。
黃永康認為,社會應該就今次事件進行深度討論,現時的觀鯨豚守則只屬自願性質,往往會令船家及市民墮入灰色陷阱,建議當局應該就限速、停船研究設立清晰的法規,例如列明船隻進入離鯨豚100米水域就應該停船,才能減低日後同類型事件出現的機會;至於是否封海,則要當局繼續討論及研究。
黃永康又表示,市民對海洋生物有好大好奇心,近距離見到這樣大的生物是十分震撼,但往住係「呢份好奇心對海洋鄰居帶來不必要壓力」,希望巿民不要為自己的好奇心、自私想法,為動物帶來不必要滋擾。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在同一節目表示,有可能該鯨魚進入香港水域時身體已非最佳狀態,但上周其背上亦只有兩條已「埋口」的切痕。海洋公園昨日處理屍體時,清楚可見鯨魚背上有兩、三個大面積的傷,「似是一些外物撞擊,導致『爆開』了,都是一些致命的傷害」,而這些傷口看起來都是新的,該鯨魚有皮開肉裂情況,已經脫皮,而且面積很大,明顯是受到強大的衝擊力,而且未有癒合,明顯是近期才受的傷害。
他認為,鑒於今次事件,市民不要再進行非必要觀鯨活動,不要因為好奇而為海洋生物帶來傷害,要多從教育着手,在大自然要互相尊重。
對於日後是否有立法改善的空間,防止市民蜂擁出海滋擾鯨魚,鄭家泰指,現時本港有觀鯨團活動守則,原意很好,要是大家都有效遵守就行,可是沒有法律效力,即使違反都不會受到檢控,執行起來未必有阻嚇性,認為未來需要檢討。至於《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舉證十分困難,要證明相關人士有意圖蓄意傷害該動物,相當困難。(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