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東北部有一個邊境小城,它依山傍水,林木蔥鬱,風光秀麗,景色怡人,被譽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最美縣城」,它就是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臨江市。近年來,臨江市堅持以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為引領,立足生態資源稟賦,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7月20日,56歲的市民周阿姨帶着小孫子在江心公園遊玩。說起家鄉的變化,她頗有感觸,「我家住在渾江區,以前來臨江是上山采山貨,現在是來江心島玩」。周阿姨說,多年前她到臨江的目的是上山采蘑菇、山野菜,打松塔,撿核桃,隨着臨江市吹響全域旅遊的號角,市民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江心島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
位於臨江市區鴨綠江畔的江心島公園就是變化最顯著的地方。2007年以前,江心島就是一座荒涼島嶼,臨江市政府投資2.2億元進行改擴建工程。如今的江心島公園面積為137807平方米,由陳雲廣場、長白山野生植物園、文體廣場、全民健身中心、室外體育場、兒童娛樂園、生態園、音樂廣場、梅花園、騰飛園、尾弦聽音等27個版塊,可以同時承載遊客2萬人以上。每到夜晚江邊清風徐來,這裏就成了市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江心島公園對面的夜市也是熱鬧非凡,遊玩累了,可以到夜市品嘗東北特色美食。
2023年8月31日,臨江市鴨綠江城區段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項目也將竣工。項目經理李鋼介紹,這裏原來是一處廢棄場地,地勢低窪,而且還有一條木業加工廠的排水溝。「我們把廢水接到排污管線,排到城市污水處理廠,再回填土方,這裏建成後,不僅對生態環境和景觀有很大改善,同時還有水土保持和城市防洪功能」,李鋼說。該項目總投資1.53億元,沿線長度約2公里,總佔地面積約12.3萬平方米。屆時,臨江市將增加一個生態濱水空間示範區。
2016年,臨江市「引泉入城」輸水工程正式通水,為臨江市打造500萬噸級礦泉飲品產業城創造了良好條件。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2023年7月,矗立在臨江市頭道溝河畔的農夫山泉二期項目7萬多平方米廠房初見雛形,在青山綠水間格外引人注目。大型挖掘機揮舞「手臂」,施工人員指揮吊車鋪設管道。廠房內,工人們駕駛「舉高車」,為鋼構件塗刷防火漆……
農夫山泉臨江工廠總經理羅海軍介紹,這個年產119萬噸天然飲用水生產線二期項目,總投資5億元,引進生產線5條、注塑系統3套,投產後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稅收9500萬元。
近兩年,臨江市共實施「兩山」理念項目44個,總投資82.77億元,農夫山泉二期、長白山生態產業園、鴨綠江城區段生態修復等一批產業轉型、生態修復項目加快實施。目前,125處旅遊單體資源分布在「一帶雙環」旅遊發展布局線路圖上,形成了集「綠色、紅色、古跡、跨國、冰雪、康養」等全域旅遊資源為一體的發展格局。未來,臨江市將繼續擦亮綠的底色,全力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使青山變金山,讓碧水流金淌銀。(王丹 實習記者 張爽)
頂圖:江心島公園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