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一次圖書「罹難」引發眾人關切 除了心痛还有更重要的

一次圖書「罹難」引發眾人關切 除了心痛还有更重要的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08-06 10:33:14 來源:香港商報網

前幾日,在颱風「杜蘇芮」殘餘環流影響下,華北地區遭遇強降雨與洪災。地處河北涿州的近百家出版商及圖書中盤的庫房紛紛被淹,損失慘重,引發許多網友關注,為何一次圖書「罹難」能引發如此多的關切?這背後反映了什麼?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今日(6日)發表評論文章《水漫书库,除了心痛还有更重要的》,解讀其中原因。

文章稱,一是與被淹書店有情感聯結。對許多老顧客來說,許多受損嚴重的書店多多少少陪伴過、參與過自己的過往。被淹的涿州倉儲中心是「網紅淘書地」,商家定期開展「倉庫淘書會」活動,以批發價售賣圖書,讀者可到場隨意挑選。而當曾經挑書買書的趣味之地突然被洪水吞沒,任何愛書人都很難不為之扼腕嘆息。二是對實體書行業有特殊情懷。一方面,在數字出版與媒介融合的衝擊下,實體書依然堅守着一畝三分地,在裝幀形式、版面設計、紙張觸感、印刷版本等方面努力創新,這樣的堅守讓人感動。另一方面,相比普通商品,紙質書受災浸泡後的補救措施極其有限,幾乎不可能復原重新售賣,這也觸發了網友的憐惜之情,讀者也是希望以自身行動守護這份情感寄託。三是「敬惜字紙」的文化傳統。《燕京舊俗志》中提到:「污踐字紙,即系污衊孔聖,罪惡極重。」面對被泡在水中的書,人們本能地感到痛心。「人類悲歡並不相通」在這裏失效,愛書人、出版人對這種切膚之痛都感同身受,而這種傷痛極大地激發起大家的守護之心。

文章指出,這場天災,讓涿州的書庫元氣大傷。據報道,數百萬冊圖書幾乎報廢,這其中還包括大量不可複製、不會加印的稀缺、絕版、老版書。而更深一層,我們能看到的、感受到的,絕不僅僅是這些。看到紙質書的命運多舛。因其自身特性,紙質書歷來難以保存。看到圖書行業的艱難度日。事實上,三年疫情加上數字浪潮的侵襲,出版行業已經傷痕累累。看到文化傳承的負重前行。在紙和印刷術未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用繩結、用龜殼、用硬石、用竹簡,用極盡所能的材料凝結智慧與知識。但自書籍誕生後,秦始皇「焚書坑儒」,王莽之亂「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梁元帝「江陵焚書」,焚書之禍不斷,中華文明曾遭受巨大損失。到了現代社會,即使印刷技術體系完善、紙張種類繁多,但在與讀者相遇之前,一本書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從策劃選題、開會論證,到約談作者、組稿編輯,再到印刷出版、宣傳銷售,每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讓一本書「夭折」。

文章續指,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華文明一直沒有中斷並延續至今,傳統文化書籍可算是厥功至偉。許多書籍能傳續至今,背後蘊藏着很多人的艱辛和付出。作為滋養精神的文化產品,書籍是強大的,它擁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但作為文明的一種介質載體,書籍自身是極為脆弱的,需要被用心用情呵護。這次暴雨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即便到了現代,任何一場天災人禍,都有可能讓許多人的畢生心血毀於一旦。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們並不比古人高枕無憂。

文章說,洪水之後,遺憾的是,由於圖書長時間浸泡在水裏,導致變色、發霉,且衛生隱患較大;但無憾的是,圍繞泡水書傳遞出的人間溫情,讓我們看見了這背後的堅守與力量。一些受災圖書商家積極採取各種災後重建行動,這些頑強的出版人並不眼巴巴地等待救援和施捨,而是以特有的堅韌選擇重新出發。

文章表示,無論過去、現在、未來,圖書這一文明的載體一直是脆弱的,但其喚醒的良知、塑造的偉大精神卻堅不可摧,永遠支撐人類的文明之光世代傳遞下去。書的家園雖可被摧毀,但讀書人的精神家園永不毀滅。只要這精神在,一切都可重建。

頂圖:被淹的圖書庫房(圖源:潮新聞

責任編輯:鄭嬋娟 一次圖書「罹難」引發眾人關切 除了心痛还有更重要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