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成都大運會遺產將惠及市民長遠服務城市

成都大運會遺產將惠及市民長遠服務城市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8-07 10:34: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大運會不僅帶動了成都城市功能品質的提升,同時也帶動成都賽事名城和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這座城市帶來惠及長遠的發展遺產,而大運會體育場館是大運會留給成都這座城市最為顯性的體育遺產。」8月4日,在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舉行的大運遺產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大運會執委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曹雪峰作如述表示。

2(1).jpg

鳳凰山體育公園專業足球場

    曹雪峰介紹,早在2019年10月成都就編制完成了《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遺產規劃》,旨在是通過舉辦成都大運會,努力創造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發展、教育與青年七個方面29個領域的豐厚遺產。

    成都大運會總共有49個場館,其中新建13個,其餘36個均為改造場館,新建場館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改造場館大多數在高校,賽後將用於高校的體育事業發展,有效防止閒置浪費。

    「在成都大學建設運動員村,是成都大運會帶給這座城市尤為厚重的教育遺產。」曹雪峰表示,成都大運會在綜合考慮環境、距離、交通等因素的基礎上,選擇了在成都大學建設運動員村,「村校合一、體教融合」的模式是成都大運會在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運動員村建設中的一個創新探索,有效推動全球青年大學生關注大運、參與大運、服務大運。而賽後,大運村將全部移交成都大學,實現百分之百的可持續利用,不僅用於成都大學的教育事業發展,也將繼續發揮世界青年大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作用。

    與此同時,成都始終注重場館的公益性與經營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將舉辦重大賽事與全民健身充分結合起來,推動賽事的承載功能和群眾的健身功能同步配置,既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通過賽事植入賦能,豐富多元業態,提升場館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大運場館能賽盡賽、能開盡開,僅在2022年就面向社會免費或者低收費開放近8萬小時,服務市民群眾超過509萬人次,舉辦各級各類賽事730餘項。曹雪峰表示,大運會結束後這些場館還將繼續用於成都的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對場館的管理運營將採取「短期+長期」相結合的方式,以市場化的思維來推動場館惠民和可持續利用。

    其中,在短期,以場館開放惠民為着力點,推動大運場館共建共享,持續發揮高等級賽事的引流作用,推動賽事品牌、場館品牌的雙向賦能,促進賽事遺產更好的支撐場館的後續利用,通過高等級賽事的植入,不斷提升場館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分類實施場館惠民開放,持續保持大運場館的熱度,滿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不斷提升市民的健康體質。

    在中長期,將在賽事體系基本成型,全民健身蓬勃開展的基礎上,分段轉入市場化,推動政府在場館運營中從直接的管理者轉變為運營的監督者,以委託管理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場館的運營效能,進一步推動體育場館功能的拓展和延伸,促進以場館為中心,體育產業多元融合發展,豐富場館的核心價值鏈,提升場館的自我造血功能,促進以場館為核心的優質資源加速聚集、集群發展,形成大型體育場館可持續綜合利用的路徑。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成都累計簽約重大體育產業項目115個,簽約金額超過870億元,2022年成都市體育消費的總規模提升至578.6億元,較2018年增長了44.5%。2022年成都體育產業總產值達到了1005億元,增加值達到385億元,相比2018年分別增長了59%和79%。(記者 羅婧今 付莉莉)

頂圖:東安湖體育公園

責任編輯:林梓琦 成都大運會遺產將惠及市民長遠服務城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