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官媒銳評:太平洋沿岸國有權向日本政府發起核污水索賠

官媒銳評:太平洋沿岸國有權向日本政府發起核污水索賠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8-26 21:45:27 來源:國際銳評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旗下「國際銳評」欄目26日發表評論員文章:《太平洋沿岸國有權向日本政府發起核污水索賠》,全文如下:

 「日本政府傷害了我們的人民、海洋和經濟」「辜負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不相信那些說排海『沒問題』的政客」……連日來,隨着福島核污染水的滾滾濁流湧入太平洋,沿岸國家的譴責聲一浪高過一浪。對於曾遭受核污染的馬紹爾群島等島國來說,日本的行為更是勾起了它們痛苦的回憶。相關專家指出,太平洋沿岸國不能為日本政府的極度自私埋單,有權發起核污水索賠!

 馬紹爾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二戰後淪為美國海外核試驗場,可謂「苦核久矣」。美國《洛杉磯時報》2019年發文稱,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過67次核試驗,對太平洋島嶼、海洋生態以及民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此外,美國還不遠萬里把本土內華達州核試驗場的130多噸核污染土壤,直接倒在馬紹爾群島。時至今日,當地居民依然承受着核輻射、海洋生物污染、核廢料洩漏等巨大痛苦。

 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兩年前日本政府宣布排海計劃後,太平洋島國當即表示反對,批評說這將對它們造成又一次傷害。馬紹爾群島多次要求日方尋找替代方案,履行保護海洋環境的國際義務,不能繼續將太平洋當作核垃圾場。日前,日本明星大學教授竹峰誠一郎對馬紹爾群島進行了實地探訪。當地人表示,日本「這種不替別人考慮的行為沒人理解,也無法原諒」。當地一名航海家凱倫說,「我們在重複歷史的悲劇,我們不斷被那些做決策的人玩弄於股掌之中」。

 人們都知道,福島核電站發生過最高等級核事故,產生了130多萬噸核污染水。多項研究表明,核污染水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最長達數十萬年。連日方自己都承認,採用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近七成達不到排放標準。這些有害物質隨着洋流擴散至全世界,造成的後果無法估量。日本圖自己省錢,把核污染風險轉嫁給全世界,必須要承擔跨界損害賠償責任。

 從法理看,目前有多項國際條約對一國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作出規定。比如,1958年《公海公約》規定,各國必須防止放射性廢物傾倒,並與國際組織合作採取措施,防止任何活動因使用放射材料或其他有害物劑而污染海水或其上空。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有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不得「將損害或危險轉移」。日本是《公海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倫敦傾廢公約》等多項國際公約的締約方,如今卻違背公約規定,當然要承擔國家責任,對太平洋沿岸國家進行賠償。

 從實踐看,這種對核污染的追責索賠不乏先例。國際仲裁庭曾於1938年至1941年裁定,加拿大特雷爾冶煉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對美國華盛頓州造成損害,並要求加方對美方進行賠償。這一案件被普遍視為追究跨界污染行為國家責任的國際法依據。此後,上世紀70年代,法國因在南太平洋進行海上核試驗,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訴至國際法院;本世紀初,英國因為海底核廢料問題,被愛爾蘭告到國際海洋法法庭。1986年,美國與馬紹爾群島簽署《自由聯繫協定》,同意就核試驗對當地居民造成的財產和人身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一個1988年成立的國際仲裁法庭裁定美國應向馬紹爾群島賠償23億美元。

 可見,太平洋沿岸國家可以參照這些案例,在科學測定本國受害情況的基礎上,拿起法律武器對日本進行索賠,捍衛自身權益。

 日本政府一貫標榜「海洋法治」,但它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排污入海,實際踐踏了法治精神,暴露了所謂「海洋保護」理念的虛偽。「一排了之」的日方已經將自己置於國際被告席。等待它的,將是太平洋沿岸國家的聲討、追責與索賠,是歷史的審判。

責任編輯:楊眉 官媒銳評:太平洋沿岸國有權向日本政府發起核污水索賠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