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國務院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河套合作區新一輪規劃建設打響了「發令槍」、插上了「金翅膀」。河套合作區迅速行動、使命必達推進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9月7日上午,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舉行2023年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40個項目批量簽約入駐。這次集中簽約入駐活動,是《發展規劃》發布後在河套舉辦的首場重磅活動,也是河套合作區自2017年規劃建設以來規模最大的項目簽約入駐活動。
本次集中簽約入駐項目呈現「兩個全覆蓋」特點,即對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全覆蓋」,對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創新主體「全覆蓋」。
創新項目覆蓋「廣」:
高端科創資源批量落地
與會嘉賓共同見證40個高端科研項目簽約入駐河套合作區,其中,包括與20家新引進項目集中籤約,20家新落成項目批量入駐,落地項目規模之大、項目主體信心之強前所未有,進一步形成了高端科創資源加速集聚態勢,標誌着河套合作區的科技創新能級正不斷躍升。
集中籤約、集中入駐的40個項目,覆蓋了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工業應用、集成電路、能源科技、通訊、碳中和、微電子、機器人等9個領域,其中不乏相關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和研究機構。
項目中既有創新型企業,又有科研院所機構,還有高校、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等,進一步優化多元主體的創新生態和協同創新的結構布局。
囊括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等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各個環節,讓科創機構和企業,在河套就能鏈接創新上下游、產學研,形成創新生態持續優化的良性循環。
落地機構質量「高」:
40個「窗口型」「平台型」「樞紐型」機構加速集聚
活動現場集中簽約和入駐的40個項目,涵蓋了世界500強及科技領軍企業、央企國企、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窗口型」「平台型」「樞紐型」機構,是科技含量高、智能化水平高、成長性高的大項目、好項目、關鍵核心技術項目、高精尖科技項目。
政策利好「多」:
科學家、企業家看好河套前景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大灣區、深港科技界帶來了系列重大政策利好,疊加河套「一河兩岸」「一區兩園」「一國兩制」的獨特區位優勢,「平台」「通道」「試管」的獨特作用,引發深港科技界熱烈反響。
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離通信聯盟OpenLab主任周小兵表示,「《發展規劃》出台,給我們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帶來了很大機遇,體現了國家對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的極大支持,在河套這一國際創新的前沿陣地,我們將能更好地聯動國內外的創新組織。」
大灣生物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陳亮博士表示,「《發展規劃》出台,為我們這樣的交叉創新公司發展如虎添翼!河套的創新氛圍,廣泛吸引國際高端人才,河套的優越區位,便利了國際物流往來,這都讓我們更加堅定地選擇河套、扎根河套。」(記者 姚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