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三年為企業降本增效超1億元

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三年為企業降本增效超1億元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3-09-14 09:41: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9月1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三周年新聞發布會。岳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魏淑萍現場回答記者提問,介紹了三年來湖南自貿試驗區岳陽片區(以下簡稱岳陽片區)建設成效。

    魏淑萍介紹,岳陽片區三年來先後推出42項惠及內河港口的制度成果,4項獲批國家級試點或典型經驗推廣,為企業直接降本增效超過1億元。

    岳陽臨長江、濱洞庭、攬四水,依水而生、因水而興,自貿試驗區落子岳陽,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平台。

    推進集成性港口創新。「水」和「港」是岳陽片區最好的資源,也是最大的特色。近年來,「進口轉關貨物內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的審價創新模式」國家級試點,解決了內河航運多征關稅的問題;「綜合保稅區優化進出區管理新模式」國家級創新,打通了內外雙循環關卡堵點;在長江中游首倡「組合港模式」出口貨物,實現了關區協同、港口聯動、航線互享。這些高含金量的制度創新,推動內河港擁有了與沿海港同等的優勢,為內河口岸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

    推進地標性產業培育。岳陽聚焦內陸臨港經濟示範區建設,堅持招大引強、扶優培強、聚新育強,先後引進項目168個,總投資1191億元,打造了10個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項目,培育了年納稅100萬元以上企業173家,規劃建設了佔地5000畝的新型儲能材料產業園、華中地區最大的半導體產業園、湘北最大的數字經濟總部,落地了攀華集團、匯川技術、清華紫光、中創空天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初步打造形成了一個千億級的新材料產業,兩個五百億級的電子信息和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推進支柱性外貿發展。岳陽市積極用好區內進口口岸,做大做強岳陽觀盛、岳陽自貿投、岳陽邦盛等8大國企平台,努力打造全省外向型經濟第二支柱,2021年、2022年進出口總額連續跨越500億元、600億元兩個台階,為岳陽連續6年進入「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做出了引領性貢獻,其中2021年岳陽綜合保稅區成為全省首個進入「中西部地區和東北三省」A類的綜保區。

    推進樞紐性大港建設。湖南提出將城陵磯港建設成為百萬標箱大港後,岳陽市主動對標對表,結合自貿片區發展契機,加快現代化港口群和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建設,向西新增至川渝、宜昌航線,向南融入中部國內國際雙循環大通道,向東新開通海參崴國際直航航線、恢復港澳直航,向北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回流,城陵磯港具有了連南接北、橫貫東西、通達全球的能力,2022年成功躋身全球內河百萬標箱樞紐大港行列。

    岳陽片區內擁有「三區一港五口岸」9大國家級開放平台,數量和效能居中部地區同類城市首位。岳陽市以自貿試驗區為「火車頭」,全力做好「融」字文章,統籌抓好平台建設和功能發揮,努力打造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近幾年,岳陽片區充分匯集平台和資本,握指成拳、凝聚合力,以投行思維運營園區,組建了規模50億元的興湘併購基金、10億元的自貿片區新興產業基金,以及50億元的滬岳智能產業基金等,打造了百億級的產業發展基金體系,先後開展紫光集團重組、正虹科技改制、小米激光打印機投資、中創空天入股等資本運作,導入了10GWH(千兆瓦時)鋰電池、半導體產業園等優質項目,為臨港產業架起了「四樑八柱」。(記者 李銀明 唐勇平)

責任編輯:郭昕玥 湖南自貿區岳陽片區三年為企業降本增效超1億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