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海外首秀倒計時 用深圳精神講中國故事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海外首秀倒計時 用深圳精神講中國故事

責任編輯:鄭嬋娟 2023-09-22 09:01:06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在內地20餘座城市收獲無數掌聲與讚譽之後,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受邀將於9月27日至30日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連演4場,拉開海外演出的大幕。這部在中國演藝市場催生出「詠春熱」文化新景觀的現象級舞劇,將把新時代的深圳故事與中國故事傳揚海外。

雙場景雙故事帶出民族精神

舞劇《詠春》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電影拍攝片場的故事:「戲外」,深圳《詠春》劇組在拍攝葉問的故事;「戲內」,葉問赴香港打拚創業,弘揚詠春武學之道。舞劇中,戲內外兩個故事並行展現、無縫切換,兩個場景在舞台上旋轉交替。雖然劇名為《詠春》,該劇講的卻不僅僅是英雄葉問的故事,而是同時在「戲外」塑造了以燈光師大春為代表的一群「追光」的平凡人。

雙場景、雙故事的藝術架構帶來了兩個時代的同頻共振,是該劇的亮點之一。導演韓真說:「這部舞劇當然是以葉問為精神核心,同時也講述了這個電影片場的造夢人、平凡人,他們是如何追逐着光、靠近光,用光去雕刻、塑造英雄的身影,以及這幫電影人追溯着英雄的腳步,雖然希望自己站在光裏,但是最終照亮別人的故事。」

9.jpg

《詠春》劇照。張曦丹攝

在《詠春》中,葉問的故事讓觀眾看到了傳統的民族精神,而「追光者」的故事則讓觀眾感受到了時代精神。觀眾楊女士表示:「雖然葉問、詠春拳、拍電影這些事情好像離我們很遠,但我的內心卻又感覺很近、很親切,它講的就像是我身邊的甚至是我自己的故事,看完後回味無窮,讓人產生情感共鳴。我們每個人都有過至暗時刻,葉師父為我們做了榜樣,燈光師告訴我們追光的意義。」

雙非遺呈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

在雙場景、雙故事的藝術架構中,《詠春》創作者以令人驚艷的藝術巧思嵌入了「雙非遺」——詠春拳、香雲紗。「剛」的詠春拳與「柔」的香雲紗,這兩項來自嶺南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剛柔並濟的形式生動書寫了新時代的深圳故事與中國故事,呈現出深圳出品文藝精品的特質。

尚武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武術便是尚武精神的主要表現形式。在舞劇《詠春》中,五大功夫門派詠春拳、南螳螂拳、八卦掌、八極拳、太極拳悉數登場,這些高燃對決場面恰到好處、惟妙惟肖地精準表達了中國武術的人文內涵,詠春拳作為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大IP,也在劇中得到了完美而又創新地詮釋。

《詠春》中的另一項國家級非遺——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香雲紗,則通過「深圳設計」穿在不同角色身上。該劇的香雲紗顧問由深圳本土品牌設計師邢莉莉擔任,她用「深圳設計」在服裝、道具、視覺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奇思妙想,讓詠春拳、香雲紗「雙非遺」展現出新的生命色彩。該劇服裝設計陽東霖也表示:「我覺得用這樣的一種傳承的國家級非遺技藝,能夠讓這個舞台上身穿香雲紗的演員帶來的舞段,充滿我們想要的嶺南記憶。」

劇中「追光者」展現深圳精神

心懷夢想、拚搏進取是深圳最動人的精神體現。《詠春》中的那群「追光者」,正是深圳拚搏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與這座城市的精神連接。正如葉問的飾演者、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舞者常宏基所說,在這部舞劇中,葉問也有小人物的一面,他也是普通人,與「追光者」一樣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劇裏所有的人物,他們的拚搏、堅毅、果敢、奉獻,體現的正是深圳這座『夢想之城』『青春之城』的精氣神。」

舞劇《詠春》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則認為,深圳的舞者們也是「追光者」,追求着藝術作品的完美。「深圳這些可愛的年輕人是真正地把自己沉浸在傳統文化的世界裏,真正地出拳,因而在舞台上讓舞劇呈現出不同於以往的質感,這種質感也決定了舞劇《詠春》的獨特審美,這一點是非常寶貴的。」(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祁琦)

頂圖:《詠春》劇照。張曦丹攝

責任編輯:鄭嬋娟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海外首秀倒計時 用深圳精神講中國故事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