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絲路黃河外媒行」探訪濱州可持續發展生動實踐

「絲路黃河外媒行」探訪濱州可持續發展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3-09-22 20:48:42 來源:香港商報網

    9月20日,由新華社、濱州市委宣傳部和濱州市外事辦共同組織的「絲路黃河外媒行」採風活動走進濱州,探索濱州市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生動實踐。

    記者團走進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在黃河三角洲小麥產業館親身感受中裕精心打造的全產業鏈條。「提起小麥,人們往往想到的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饅頭、麵條、麵包等產品。但在中裕,已經把一粒小麥變成了10大系列500多種產品,實現了對小麥的全價值利用。」中裕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普通企業加工一噸小麥,只能生產麵粉和副產物,產品總價值3700元左右;中裕加工一噸小麥,可以生產出麵粉、掛面、谷朊粉、特級食用酒精、膳食纖維、赤蘚糖醇、蛋白肽等,產品總價值9140元左右,比普通加工產值提高147%。

IMG_20230920_103125.jpg

    濱州是名副其實的糧食產業大市,近年來更是加快推動產業鏈延伸,發展全產業鏈經營、產後服務帶動、精深加工引領等,促進加工層次由粗到精、加工業態由少到多、加工鏈條由短到長,逐步實現由「糧食加工」向「食品生產」轉型。中裕食品便是濱州糧食產業發展一個證明。公司探索形成了「三產融合、綠色循環」的發展模式,構建了「高端育種、訂單種植、倉儲物流、初加工、精深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生態養殖、蔬菜種植、食品加工、餐飲商超」全國最長最完整的小麥全產業鏈,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第二批農產品及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目錄」。

    在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掛面加工車間的參觀走廊,記者看到一條智能化生產線。講解人員介紹,中裕食品把原料自動供給、產品自動包裝引入麵條生產領域,不僅產能調高,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目前擁有普通類和花色類幾十個品類,每天入庫產品1400噸左右。

    記者團走進濱州市黃河樓風景區,多維度聆聽濱州獨樹一幟的黃河文化以及其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的城市故事。站在黃河樓前,古色古香的建築近在眼前,氣勢恢宏。飛簷、瑞獸……無一不在講述着黃河的故事。登上黃河樓,記者們南觀黃河,北瞰城區,領略黃河之水從空中流過之神奇與壯觀。

    據了解,黃河樓樓體設計「9個明層,9重古建築帶斗拱起翹的屋簷」,寓意黃河99道彎,流經9個省市自治區,在山東流過9個市。樓內展館設計總體圍繞濱州黃河文化,以「黃河明珠 智者智城」為主題,植入多樣的互動形式與聲光電各類高科技展項,打造每樓層獨具特色的展廳。作為沿黃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顆璀璨明珠,黃河樓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多元化展示黃河文化在不同時代的具體體現,集中展現了濱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更集中展現了新中國人民治黃、把害河變幸福河取得的偉大壯舉。黃河樓每層設置不同主題,通過細膩豐富的內容,分別對濱州黃河流域的歷史、地理、人文以及民俗等方面進行了生動的陳列展示、參與體驗、互動模擬,從而讓遊客身臨其境的感受濱州深厚綿長的文化傳承。(記者 侯寶之)

責任編輯:林梓琦 「絲路黃河外媒行」探訪濱州可持續發展生動實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