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 | 倒計時3天!《詠春》「出拳」,中國故事揚帆出海

有片 | 倒計時3天!《詠春》「出拳」,中國故事揚帆出海

責任編輯:趙桐曲 2023-09-24 09:31:56 來源:讀特

 《詠春》「出拳」,中國故事揚帆出海

 ——寫在深圳出品原創舞劇《詠春》即將開啟海外首秀之際⑤

 自今年3月開啟全國巡演之後,深圳出品的舞劇《詠春》如今已走過祖國大江南北26城,演出93場,並憑藉高品質的藝術成色和獨具嶺南特色的藝術語彙在國內演出積累起現象級的好口碑。隨着網絡信息和社交媒體的助推,越來越多的舞劇迷、「詠春」迷發出了渴望與《詠春》近距離接觸的呼聲。在中秋、國慶佳節到來之際,《詠春》應時而動,受邀到新加坡開啟首次海外演出,並將於9月27日至30日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連演4場,拉開海外演出大幕。

006lEgBmly4hi7eh4bcvqj30xv0ekwze.png

 海外首秀倒計時 海外觀眾:早有耳聞,期待!

 如今的中國藝術舞台,舞劇是最為火熱的藝術話題之一,並明顯呈現出對年輕觀眾的強大感召力。在小紅書、微博、豆瓣、嗶哩嗶哩、大麥網等網絡平台,許多觀演後的年輕觀眾熱情化身「自來水」,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表達出對該劇喜愛與期待。當《詠春》即將在新加坡上演的消息傳來,不僅獲得了新加坡《聯合早報》整版關注,記者還注意到當地眾多社交媒體賬號、新加坡文旅資訊中文賬號也紛紛發布演出訊息,並為民眾提供訂票等相關信息指引。

 記者看到,在年輕人雲集的小紅書APP,已有許多IP定位顯示為新加坡的網友開始分享推介信息。「據說這個必看,國內搶都搶不到。」「在平台搜索『Wing Chun』就能看到信息啦。」「華流才是頂流,狠狠期待了!」也有許多網友表示已順利購票,只待大幕開啟。

006lEgBmly4hi7eh6gzluj30u01t14qp.png

 可以看到,從國內巡演的每站每場,到新加坡的海外首秀,舞劇《詠春》一次又一次地點燃着觀眾們的期待。而這與一部劇作的精良品相和對中華文化根脈的深刻挖掘不無關係——中國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聯袂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的主創坐鎮,為該劇的精品架構和市場期待打下了堅實基礎;以主演常宏基、張婭姝領銜的深圳歌劇舞劇院也在台前幕後奉上了與青春深圳同樣動人的努力與實力。

 此外,對詠春拳、香雲紗的「雙非遺」元素的藝術表達,創新採用「雙線敘事」架構的迎難而上,都可以看出深圳文藝懷着虛懷若谷之心、廣納英才之氣魄,以及對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化自覺,讓這部根植於嶺南文化,誕生於深圳的舞劇一經推出,便憑藉「百場如一」的舞台藝術品質,迅速得到了觀眾的青睞。

006lEgBmly4hi7eh7wu8nj31aj0u0q6z.jpg

 據介紹,該劇在首演後不斷打磨提升,並曾在北京、廣州舉行專家研討會,廣邀國內舞蹈界、武術界、文藝評論界、非遺保護工作者等相關領域的行業大咖,從多角度集納各界聲音,為該劇內涵與外延精進提供見解支持,也為深圳在探索以文藝精品創作打造新時代城市精神風貌,以文藝傳播城市形象給出肯定的聲音。

 業內人士:《詠春》有望讓中國故事在國際演藝市場上打開「一扇門」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舞劇《詠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廣東省文藝精品(文藝人才)專項扶持資金與深圳市宣傳文化基金共同資助。

 據悉,在該劇創作謀劃階段,深圳市就將這部作品定義為一部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國際文化交流的作品,用一種跨越語言的故事載體和藝術表達,凝聚成一股跨越時空、融通中外、直抵心靈的無聲力量,進而引起更為廣泛普遍的情感共鳴。眾多業內人士在觀演後紛紛表示,正如劇中葉問在香港打開了詠春的「一扇門」一樣,舞劇《詠春》也有望在國際演藝市場上打開「一扇門」,讓新時代講述中國故事的精品力作破圈出海、走向世界。

 今年6月,舞劇《詠春》作為「深圳故事」主題推介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來自盧森堡、安哥拉、以色列、葡萄牙、泰國、荷蘭、瑞士、巴西等29國的駐華使節和多位國際組織代表奉獻了一場藝術盛宴。多國駐華使節更是發起「邀約」,期待《詠春》能夠早日到自己的國家交流巡演,讓更多國家和人民了解深圳、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006lEgBmly4hi7eh8vsdgj30lc0e8400.jpg

 如今,在新的傳播格局和文化條件下,大眾的文化接受方式、參與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文化持續「破圈」,嶺南文化「雙創」的成果紛紛藉助新載體,吸引更多年輕一代的關注和喜愛。抓住機遇,《詠春》乘勢而動。國家藝術基金理事、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演藝工作委員會會長宋官林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詠春》作為一部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與「魂」,且在藝術形態上極具感染力的舞劇作品,「一氣呵成,雙線結構敘述,非常清晰表達了一個人的心路歷程,展示出了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座城市乃至一個民族的奮進史。」「《詠春》是中國舞蹈走向世界,中國武術發揚光大和宣傳中國武術的最好載體,《詠春》的出現值得高度關注,對它的精神力量和審美力要充分進行估計。」

 而奔走於內地與香港,對傳統文化推廣有着豐富經驗的香港戲劇資深導演毛俊輝認為,《詠春》在藝術創作上的審美功力和創新能力賦予了其成功「走出去」的可能。他說:「《詠春》不是模仿所謂新的東西,它是完全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用我們傳統的故事題材,手法卻非常具有國際水準。」

 詠春拳(葉問宗支)非遺傳承人董崇華認為,「中國武術從李小龍開始,在國外就開創了新的時代。後繼湧現李連杰、成龍、甄子丹等等明星,在國外得到進一步的認可。如今舞劇《詠春》出來了,也將到國外去展開巡演,我想這又可以帶來一股新的中國文化熱潮。」他表示,期待未來舞劇《詠春》「出海」驚艷外國友人之餘,吸引更多國際武術迷來中國「尋根問源」地感受、學習中華文化,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006lEgBmly4hi7ehbrjkaj30u01sz4qr.png

責任編輯:趙桐曲 有片 | 倒計時3天!《詠春》「出拳」,中國故事揚帆出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