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施政報告》有期望 也無風雨也無晴

【來論】《施政報告》有期望 也無風雨也無晴

責任編輯:蔣璐 2023-10-21 14:41:53 來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蔡志忠 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

    《施政報告》將於下周三公布,外界對這份報告充滿期待,尤其是金融界和地產界,大家都紛紛猜測港府有甚麼靈丹妙藥振興經濟。外界估計金融市場方面會有精心設計的「組合拳」,多管齊下刺激IPO融資,減少昂貴的交易印花稅;樓市方面也是衆說紛紜,業界提倡全面「撤辣」,專家建議局部「減辣」,免去外地人買樓印花稅(BSD),也提議除去雙倍印花稅(DSD),大家的目的都是希望增加成交,提振經濟。

    「減辣」在香港是非常敏感的話題,通常有超過一半的聲音反對,因此支持港府能夠實施辣招長達13年之久,此辣招由原來的特別措施變成了長期措施。不過,近期坊間減辣聲音四起,反對聲音卻異常沉靜,難道人心已變?非也,是民間也感受到股市樓市低迷,已經嚴重打擊了經濟。近期中小企業面臨困境,連打工仔和上車者也受到威脅,至於媒體公布數字說失業率低,加薪幅度將要提高等,筆者認為是移民國外熱潮引起人手短缺所致,並非經濟有明顯好轉現象。

    減辣買樓條款 代理鋌而走險

    坦白說,現今世界戰爭蔓延,貿易紛爭不斷,全球經濟嚴重受挫,各國均紛紛推出刺激經濟措施,對外力吸外資企業,對內力拓內需市場,假如這個世上還有實施管理需求措施和限制外國資金的國際都市,恐怕就僅是香港這個城市了。那麼今天香港是否仍是天之嬌子?是否仍有條件拒人於千里之外?時移世易,筆者認為已經開始褪色,需要重新調整與思考。看看我們的金融市場、地產市場如何?別說跌了多少,光看交投量大減一半以上,就知道地位出現動搖,還有港府庫房剩餘多少儲備?未來的收入和支出能否取得平衡?如果一個城市的財政壓力沈重,要研究如何擴大稅基,需要增加差餉稅、利得稅等等,便非市民之福。

    地產市道的極端低迷情況,從地產代理鋌而走險可見一斑,近期有大型地產代理商為了吸引買家買樓,在臨時合約加了特殊條款,大意是《施政報告》如沒有撤辣或減辣,買家可以不買及取消合約退回訂金等字眼,此做法引起地監局關注,認為附加協議有不確定因素,容易誤導買家,對買賣雙方均不利。此事件表面上看起來是合約條款的爭議,其實正正反映了地產代理業「搵食艱難」,與其隨時分店倒閉,不如「盡地一煲」,冀藉此打破成交萎縮的困境。

    一場洗禮變革 香港浴火重生

    對於新一份的《施政報告》,本人是「也無風無也無晴」,相信對經濟不會有太大剌激作用,如今國內外營商環境艱難,短期內難以改變市場定律。此刻筆者內心平靜,對報告沒有要求,主要是對財金官員沒有期望,因此也不會有任何失望。撤辣也好減辣也罷,已經錯過最佳時機,幾年來,眼睜睜看着我們阻擋大量資金和企業進入,迫使他們流走到新加坡、倫敦、東京,甚至歐美等地,同時不少本地資金和人才出現大量外流,城市的發展明顯此消彼長。沒有比較就不會計較,筆者一直苦口婆心,奈何人微言輕,如今回望的確有點心酸,因為我們熱愛香港,希望香港一切都好,所以願意長期投資這裏,也希望下一代能夠繼續生活在良好的環境中。

    今時今日,樓市股市受了重創已到衰落邊緣,中小企業正在掙紮求存,今天才推補救措施只是延長壽命,實在難以扭轉局面。當然,有措施總比沒措施好,雖然跌勢不可改變,但能夠增加交投量,讓經濟流通多一些是好事,這樣可以紓緩一下樓股金融市場壓力,有助良心的中小企業努力轉型、有序退場。香港終須來一場大洗禮、大變革,棄舊迎新,去蕪存菁,能生存者繼續生存,該倒閉的將須倒閉,歷史潮流不能改變。在這個非常時期,在高息年代,大家都要保留實力,才有機會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我們都在見證大時代來臨,相信經過風雨洗禮,香港將浴火重生,再見輝煌。

    頂圖: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9月15日下午,李家超與團隊落區到荃灣福來探訪,其間與商戶及居民溝通,並到兩個鄰舍中心探訪長者。圖為李家超向荃灣福來居民揮手問候。中新社

責任編輯:蔣璐 【來論】《施政報告》有期望 也無風雨也無晴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