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深圳理工大學主辦的第二十六屆高交會院士論壇——細胞與基因技術應用與轉化論壇暨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上,深圳理工大學完成16個重大項目簽約,進一步擴大在教育、科研和產業領域的合作。同日,深圳理工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在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上正式揭牌成立,與今年9月揭牌成立的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共同組成深圳理工首批新型研究院。
深圳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迪儉代表學校與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深圳市基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達晨財智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衛光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科育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深圳理工大學與科技園平台將依托各自資源優勢,共同打造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國家級科技園區載體,開展學科共建、資源共享、學生聯合培養合作,形成「校區—園區一體化」發展,積極打造卓越工程師學院,共同構建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培育生態體系,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支持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攜手基金管理公司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創新模式,助力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在基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培養及創業教育、孵化空間和創新創業活動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深圳理工大學校長樊建平代表學校與高校合作簽約
深圳理工大學校長樊建平代表學校與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簽署博士聯合培養協議,旨在通過深度的校際合作,優勢互補、攜手發展,聯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根據協議,各方將依托各自的優勢學科和資源,加強學術交流,推動科研合作,為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深圳理工大學教務長趙偉代表學校與交通銀行深圳分行、深業資本(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幸福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蘇州清聽聲學科技有限公司、聯想南方智能製造基地、深圳市曼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藝博堂數字文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簽約項目涵蓋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多個前沿領域,各合作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資源,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加快引導產業鏈條中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轉化,有效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
通過此次簽約,深圳理工大學成功拓寬了與知名高校、頭部企業及產業創新平台等的合作與交流渠道。未來,學校將繼續深化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攜手多方單位,共同探索實踐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
對標深圳未來產業 布局首批新型研究院
11月14日,深圳理工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在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上正式揭牌成立,與今年9月揭牌成立的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共同組成深圳理工首批新型研究院。
研究院是深圳理工培養多學科交叉複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該校踐行「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發展理念和「三院一體」建設的重要布局,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深圳「20+8」產業集群政策來建設,將為深圳理工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高水平培養國家亟需的拔尖創新人才提供新的驅動力。
深圳理工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在第二十六屆高交會上正式揭牌成立
其中,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學院講席教授康樂擔任院長,未來農業研究院由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成員、深圳理工合成生物學院講席教授楊貞標擔任院長。深圳理工校長樊建平分別為兩位院長頒發聘書。
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對標深圳市八大未來產業之一的「細胞與基因」進行布局,以細胞基因技術創新、產業應用及企業孵化為核心目標。
「我們將通過打通創新團隊與人才培養、基礎研究與學科交叉、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等全過程,把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建設成為深圳市細胞與基因技術源頭創新和共享研發平台與轉化中心。」康樂希望構建產業生態鏈,推動細胞基因產業快速有序發展,搶佔技術研發轉化制高點。
未來農業研究院旨在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需求進行布局,運用合成生物學原理與先進製造科學方法推進創新高產、低耗、高品質和高附加值的作物(如大豆、草莓),擴大農作物品種(如微藻、浮萍)和生產方式。
「糧食安全是全球性問題,中國農業面臨多方面挑戰,包括農作物種質產量不足、品質有待優化、耕地有限、食用和飼用蛋白來源單一等問題。」楊貞標介紹道,「未來農業研究院將瞄準上述問題建設多個農業技術創新中心,開發顛覆性新一代育種技術、研發新型植物蛋白來源和生產模式,引領傳統農業技術向新質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記者 林麗青)
頂圖:深圳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迪儉代表學校與科技園平台、基金合作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