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王楚竣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昨日(15日)表示,其負責的「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正找尋新旅遊熱點,需要有香港特色,並不是要「交數」或只追求數量,亦要從旅客角度覺得具吸引力。的確,一招鮮不能吃遍天,單一的購物模式已不再是吸客亮點,現時來港訪客更需要沉浸式的特色旅遊體驗。香港新舊交融中西並蓄,理當有潛力發掘發展更多新熱點、新打卡點、新路線,而這些都離不開「港味」,唯有用好本地文化歷史資源,精心設計規劃特色旅遊路線,打造創新創意旅遊產品,才可提升旅客體驗,進一步帶動消費動能,打開香港旅遊一片新天。
正如卓永興所言,旅客更想去了解當地風土人情,走在「街頭巷尾」並不等於不會消費,當局需要找一些有新鮮感的旅遊熱點。這意味着以往的走馬觀花,到此一遊等這種「講量不講質」的旅遊方式已不合時宜。相反,旅客更希望以不同形式深度遊,通過吃喝玩樂一條龍模式去認識香港。再者,受惠於政策東風,深戶一簽多行去年11月恢復,打開來港「返尋味」客源,加上約40個國家國民赴內地免簽,到港或經港「一程多站」旅遊潛力巨大,皆為旅遊、餐飲、零售等行業注入新動能。鑒此,旅遊路線及產品等創新,跳出傳統框框,與時俱進,方能滿足五湖四海旅客的新需求。
上月頒布的《旅遊藍圖2.0》內有「四大+」旅遊方向:「文化+旅遊」、「生態+旅遊」、「體育+旅遊」及「盛事+旅遊」,均冀通過香港獨特優勢吸引遊客。當中「文化+旅遊」是開發深度文化體驗,如參觀西九文化區,或大澳漁村等,讓旅客感受香港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民俗。而「生態+旅遊」則是推廣比如濕地公園遊覽及離島生態之旅等,撇去「石屎森林」的固化標籤。「體育+旅遊」是推廣在港舉辦的各項國際體育比賽或馬拉松等等,吸引體育熱愛者遠道而來。而「盛事+旅遊」,不僅有大型演唱會與國際展覽等,亦應力推太平清醮、舞火龍、搶包山等港式非遺節慶文化盛事活動,鞏固「盛事之都」之美譽。
在此基礎上,不妨再擴展思路,利用本地文史資源,發展「N+旅遊」,例如:「追星+旅遊」可吸引海內外歌迷赴港觀看演唱會,大型歌迷會聚會等,體驗流行文化;抑或設計「遊學+旅遊」讓外地親子家庭深入了解香港高校文化。針對不同宗教的旅客,結合宗教與歷史景點,亦可考慮推「宗教+旅遊」。比如享負盛名的黃大仙祠便是最好例證,這不單是許多本港居民或內地旅客的宗教參訪熱點,也是不少東南亞訪客的訪港必到點,善信們從事宗教活動後,還可購買宗教紀念品或在附近消遣,為附近商家帶來收益……總之,不同路線滿足不同旅客需求,化潛力為亮點,說好香港故事,旨在令旅客滿意而歸,樂不思蜀,願意一來再來。
做大特色旅遊離不開各方努力和協同,既要加強各類相關資源和設施的保護和開發,做好相關交通、住宿及餐飲等配套,還要增強業界對歷史文化旅遊的意識,擴闊視野,培養多語種旅遊專才,特別是對本地歷史文化民俗熟知的人才,才能滿足需求。用好本港獨有文史資源,圍繞「港式」特色,只要廣開思路,勇於革新,定可做大香港特色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