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强势观众”倒逼电影营销转换思维

2014-05-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左岸

  “强势观众”倒逼电影营销转换思维

  ——由杜汶泽参演电影遭抵制说起

  【事件】香港演员杜汶泽因过激言论致其参演电影遭内地网友集体抵制

  【观点】观众群体日益“强势”,正倒逼影视制作和营销转换思维,重视观众的自主选择权

  由香港众明星加盟的电影《放手爱》在内地票房可谓惨败,首映当天只有几十万票房,在豆瓣上更是创下了史上最低得分;无独有偶,随后上映的电影《人间·小团圆》也遭内地网友集体抵制。而酿成这一“杯具”无关电影本身,只因为这两部影片均选择了在公众平台上大肆散播过激言论引发内地网友众怒的香港演员杜汶泽。

  至于杜汶泽事件的是非曲直暂且不予置评,但对上述两部影片的投资方来说,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恰恰是他们在电影营销方面的一次失败。而导致这一失败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电影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演员上出现了较大失误。

  对电影来说,其本身同时也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它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否顺畅良好十分重要;而对于观众来说,选择一部影片不仅会看影片自身的质量,也越来越看重演员的素质。如果投资方仅仅在影片质量上发力,却在演员选择上不能令观众满意,那么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势必受到影响,观众不买账乃至抵制也就在所难免了。就拿《人间·小团圆》来说,虽然集结了吴孟达、吴家丽、曾志伟、杨千嬅、古天乐、梁咏琪等香港老中青三代颇为“有戏”的演员,凝结了剧组所有演职人员的五年心血,但恰恰因为片方在选择演员时没能顾及观众是否满意这个环节,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辛苦都白费。或许,这样的结果对电影团队的其他人很不公平,但这也怪不到观众头上。毕竟,观众作为消费者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不喜欢就不看。

  在受众即是市场的当下,各类文化传媒机构之间激烈争抢的对象便是受众即消费者。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趣味选择日益多元的当今时代,电影观众早已不再是那个拍什么看什么的群体了,他们的欣赏水准越来越高,观影心理也越来越成熟,更重要的是对话语权和掌控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此种现实之下,电影投资方在营销过程中如果还将其对受众的态度停留在过去的那种“受”字层面之上,尤其是在演员选择环节中如果一意孤行、缺乏或者忽略对观众反应的有效预判,结果很可能就像上述两部影片那样——自认为选择的演员很合适、很有票房号召力,实则却成了“票房毒药”。由此不难看出,观众群体日益“强势”,正倒逼影视制作和营销转换思维,重视观众的自主选择权。从一些电视选秀节目竞相邀请普通观众担任评委也可以看出,观众消费的环节已逐渐扩展到了影视作品的制作营销领域。

  可以说,杜汶泽事件再次给明星们提了个醒。作为公众人物,明星在享有与普通民众同样的言论自由的同时,更有一份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责任。对于所有的艺人而言,市场和观众是其“衣食父母”,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可让人感慨的是,近些年因个人素质或其它原因与观众发生冲突的明星不在少数,不仅伤害了观众的情感,明星自己的形象也大大受损。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样的道理,在如今这个粉丝成就明星的时代,话语权越来越大的观众可以让一个艺人走上明星的神坛,但也可以将其从神坛上拉下来。杜汶泽便是其中一例。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