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培养“中国学”硕士有待时间的检验

2014-05-12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超

  【事件】北京大学启动“燕京学堂”项目,招收学制为一年的“中国学”硕士

  【观点】设立“中国学”硕士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近日,北京大学宣布正式启动“燕京学堂”项目,面向海内外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学制为一年的“中国学”硕士,开设“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等6个方向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修。据了解,“燕京学堂”首批100名学生将在明年9月入学,其中大陆高校有35个名额,其余均来自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舆论的热议,一时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中国学”和“学制一年”,这是笔者看到这则消息时首先注意到的两个关键词。随着近年来很多国家兴起“中国热”,“汉学”、“中国学”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视野,相关的课程也越来越常见于国外的大学

  中。但当看到中国大学开设一门“中国学”的学科时,笔者心里却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味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古老历史的伟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笔者的理解里,所谓“中国学”其实就是研究中华文明的学问。虽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自成一派的自信和底气,但越博大精深的学问往往也越具体而微,简单地将其设置成一门学科进行教学多少有些大而无当,显得概括有余,涉入其中却难免云山雾罩,何况只有一年学制。

  从目前公布的学科方向看,除去学生做毕业论文、找工作等时间,一年的学制里学生可能连学科内很初级的必读书都未必能读完,更毋论其研究了。故此,开设“中国学”若非招生的门槛很高——比如学生对所报考专业及方向已有足够的积淀,那么一年学制对普通的本科毕业生明显过于单薄,其教学成效也在可疑之列。

  古语有云: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北大开设“中国学”硕士培养课程的魄力是值得肯定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这所百年学府应时而动的国际视野。虽然此举存在不少争议,但笔者以为,人们的质疑显然包含着对“中国学”、“硕士”等字眼的过高期待,自然而然地把它们跟做学术研究、成为专家关联起来,而忽视了此举的文化推广内涵。换言之,命名“中国学”及给相关学生“硕士”的晋阶机会,无疑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获得统一指称,并在人员的配备上提升规格。在当前中国与国际对话、广泛频繁开展各类交流的背景下,设立“中国学”硕士的意义并不亚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基于中华文明的“中国学”伴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崛起进程而逐渐渗入大学教育模块,建立相关的专门学科是大势所趋。从这个角度讲,北大开展“中国学”硕士的培养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和探索。

  无论是传统意义还是基于推动文化“走出去”的目的,北大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其开设“中国学”硕士培养课程想必有与其学术地位相称的详尽规划。人们对此质疑,可能更在于担忧此举会给“学术镀金”、“学历速成”开了方便之门,造成教育腐败、学术浮躁等一系列问题。但目前过早地对此定论并不适宜,给它时间和空间,然后拭目以待,或许会更好。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