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中国电影的文化底色重新“归来”了吗?

2014-05-2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戈

  【事件】张艺谋电影《归来》上映,陈凯歌、顾长卫新片正火热拍摄

  【观点】中国电影的成熟,需要定力、勇气和文化的“压舱石”

  张艺谋电影《归来》上映,陈凯歌电影《道士下山》和顾长卫电影《微信时代的爱情》正火热拍摄。在经历数年沉浮、遭遇争论不断之后,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似乎终于选择了集体回归。这个“回归”,除了媒体报道的“回到熟悉的题材类型”,更带有着文化积淀、艺术厚度、人文修养和审美内涵的“回归”意味。

  上世纪80年代,张艺谋、陈凯歌、何群、霍建起、田壮壮等一大批电影导演横空出世,拍摄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盗马贼》《黑炮事件》等一大批极具风格特点的电影,从而被集体命名为“第五代电影导演”。这些电影,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但是,自世纪之交这批导演纷纷转型之后,他们拿出的一批商业大片,却让观众感到了感官轰炸背后的贫乏和空洞。电影《英雄》上映大赚票房,“大片时代”到来一度让人们欢呼一片。但银幕上漫天的箭矢掩饰不住其内涵的苍白,此后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也显得浮华诡异;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田壮壮的《小城之春》虽有自己的挖掘与坚持,仍不免褊狭技拙,不能挽救这一代电影导演的集体沦陷。当第五代导演对于人性、生命、欲望深入挖掘的叙事基调和浓厚的与现实交融的文化底色逐渐远去,中国电影的话语表达现出了一丝苍白。而在这方面,除了自称不在代际划分序列的冯小刚依然偶有发力,第六代导演乃至更年轻的导演也没能及时补位,虽然《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电影纷纷逆袭,但相比于好莱坞的大片轰炸,中小成本电影毕竟不足以完全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审美构架。

  1998年,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狂赚票房的蛊惑让人怦然心动,而彼时的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却走到了一个亟需突破的瓶颈期,当过往的生命体验逐渐耗尽,又没能从时代变迁中明确地抓住新的人文支撑,以往不无人文抱负的精英叙事和画框式影像,就迅速失去了原本的地位。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与浮躁嘈杂的商业话语交织之下,他们尚未找到新的话语基准,就不得不投身到全新的对话尝试之中,结果被冲击得狼狈不堪。

  从电影《无极》的飘忽冒进和《和你在一起》的谨慎退缩,可以看出当时的陈凯歌对转型多么茫然。类似的不适应在第五代电影导演中表现不一,却共同折射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人文理想与商业类型间,对抗或者妥协,都是一个问题。直至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在电影创作中置于首位,如果说《泰囧》是属于大众娱乐的平民消费,《致青春》是属于70后和80后的成长仪式,《小时代》是属于90后的浮躁想象,那么中国电影现在到底还在这些成功后期待什么呢?简单地说,是一种有内涵的话语分量,是在当下纷繁浮躁、文化多元的电影环境中,中国电影如何重新奠定自己的文化底色,同时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全新表现。

  如今,一批大导演在几番探索、磨砺后相继归来,与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试水”可谓达成了某种默契——就像他们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蕴蓄了一股卷土重来的成熟与锋锐,中小成本电影给他们铺垫了出场式,裸露出观众对于浮泛娱乐的不满和对文化内涵的期待。张艺谋《归来》打开的历史截面,无论故事、人物还是人文维度,比其上个世纪80年代展呈落后的视角选择已从容太多;从陈凯歌《道士下山》的影片介绍看,人物性格、命运生存的内涵也大于情节或影像包装,于是也给了观众以全新的期待。当他们表达出回到熟悉的题材类型和导演风格的愿望,与其说是回到原点,毋宁说是有了在新的阶段重新构建中国电影话语的勇气,不再纠结和茫然。

  在消费时代的电影环境中,观众也会成熟;而中国电影的成熟,则需要定力、勇气和文化的“压舱石”。以第五代电影导演为代表的大导演们集体回归,其昔日底蕴和数载沉浮的经验弥足珍贵,也给中国电影的话语分量提供了保障。这从张艺谋电影《归来》上映后获得的如潮好评可以看出。不被商业绑架,不被形式左右,甚至不再过分依赖某一种文化思潮的支撑,这一切都意味着,他们正重新按自己的步调,构建或巩固真正独立和成熟的当下中国电影文化底色。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