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很早就有“得奖戏”和“吃饭戏”的说法,“得奖戏”每年都会有,可大多昙花一现,奖项到手就束之高阁;舞台上经常上演、观众真正喜闻乐见的,通常是几出传统戏,也就是所谓的“吃饭戏”。新戏很难立得住的情况表明,当今舞台上优秀的剧本、优秀的创作人才大有捉襟见肘之状。这一情况也存在于地方戏、话剧等其他戏剧形式之中,成为戏剧界的普遍关切。
日前,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编的《中国剧本创作白皮书》出版,该书汇集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直院团的37篇调研报告,用事实表明当今剧本创作情况不容乐观,并已然威胁到戏剧艺术的健康发展,剧本创作之伤亟待医治。
重庆不到10人,北京只有20余人
专业编剧少得可怜
“编剧荒”与“剧本荒”的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20多年前就已初露端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剧本创作便开始滑坡;时至今日,全国剧作者的总和,也不过和当年吉林省一省的数量相仿佛,全国各大院团普遍面临乏才之叹。
据《中国剧本创作白皮书》称,安徽省有县级以上国办戏剧表演团体48个,其中地级市以上的院团或演艺公司占20个,可这么多团体中,除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有两名新入行的年轻编剧以外,其余单位都没有在岗的编剧人员,遑论创作室了。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十分普遍,广东省的各类剧团加起来,数量超过1300个,可从事编剧职业的还不足50人。即便是北京这样的文艺演出重镇,编剧人才的情况也同样令人忧心——北京市属戏剧院团以及相关机构的编剧,连退休人员都算在内,只有22名。
近些年来,编剧人才不仅基数小,且流失还在继续。2009年,重庆市在职专业编剧共14人,截止到《中国剧本创作白皮书》出版时,这个数字已经减半,且仅存的7人中还有2人是兼职的。
数量少得可怜的编剧人员,其创造力也不甚理想。以中国国家话剧院来说,大部分本院编剧人员从事的工作是将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改编成话剧,能提供原创剧本的编剧仅有3人。
同时,优质剧作者大多老龄化,也是摆在眼前的问题。在2012年河北省戏剧节演出的40余部剧目中,有6台出自孙德民,3台出自陈家和,3台出自刘兴会,王景恒、杨晓利的作品也在3台以上……而这几位剧作家,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编剧界的生力军,如今多已退休。
院团不愿意养专职编剧
每逢排戏“拼盘”救场
编剧人才的缺失和创作力的下降,引起了各地的高度重视,调研报告也都纷纷思考原因何在。
收入问题或许是迫使编剧纷纷“下海”的重要原因。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剧本稿酬在全国儿童剧院中属于比较高的,前些年也仅有几千元而已。广西的调研报告也指出,虽然近年来剧作者的稿酬有所提高,但幅度很小,更多的剧作者只能靠为一些行业晚会创作作品,获取一定的酬劳。这种状况难以产生优秀之作。也正因此,许多编剧不得不“下海”,其收入主要靠写电视剧,创作舞台剧日渐成为一种奢侈的热爱和满足。
市场化和文艺体制的变革,也对编剧队伍产生着影响,许多戏剧院团似乎不愿意继续养专职编剧。湖北某院团的领导就公开表示出于成本考虑,养编剧不如外请来得实惠。做此种打算的院团不在少数,这就导致每逢重大戏剧活动即将开始,国内就有一部分编剧“名家”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他们短时期内创作多个剧本,质量就很难保证,宁夏就曾遭遇外请专家草就的剧本与本地文化颇为隔阂的窘境。
不吸纳在职编剧的做法,已经让上海戏剧院团编剧力量青黄不接。运作剧目时,临时聘请、组合而成的编、导、演队伍,是一个内容虽丰却太过驳杂的大拼盘,很难形成剧院剧目统一的风格特征和艺术追求,也就制约了院团特色的发挥和当地戏剧艺术的发展。
这一点,中国国家话剧院也深有体会。由于采取制作人中心制,制作人对从剧本策划到登台演出的全过程整体操作,编剧的地位有所下降。可制作人容易为市场热点所左右,以至某些剧作赢得了市场,其价值取向却成了值得商榷的问题。
可见,有定力、有水准的编剧的阙如不仅本身是个问题,还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那么,这一怪圈如何才能打破呢?
提高稿酬
培养年轻人才
面对全国范围内好编剧、好剧本的乏才之叹,来自各地的调研报告也提出了有的放矢的应对措施,标本兼治。
所谓“治标”,就是提高剧本创作的酬劳,鼓励编剧投入舞台剧的创作。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已将一部剧本的稿酬提高到4万元到4.5万元,获得国家大奖的还有额外奖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文联也分别搞了“福建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和“福建文艺创作题材库”,对入选作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江西省也采取行动,实施“江西文艺创作繁荣工程”,每年投入600万元促进全省舞台艺术创作。另外,建立剧本评奖机制,也不失为一个良策,河北、吉林等地已经为此付诸行动。
各地的“治标”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要想为剧本创作谋万世之全,还必须“治本”。所谓“治本”,就是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培养年轻编剧人才,实现老中青三代编剧的传、帮、带,从而在源头上注入一渠活水。
中国国家京剧院建议,剧院应同院校加强联系,就如何培养编剧人才以及如何促使人才安心就业等问题深入沟通;编剧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院团后,应由资深编剧带领他们共同创作,国家京剧院从前的邹忆青、吴江等编剧,就是在老一辈的范钧宏、翁偶虹等的提携辅导下成长起来的,国家京剧院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院团借鉴。
天津的调研报告则提出,可以考虑开设类似音乐学院“大师班”或中文系“作家班”一类的培训课程,让年轻编剧与知名剧作家建立起师生关系,就像院团培养新演员那样培养新编剧,进一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