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南長:佛道塔音醉運河

2014-05-26
来源:香港商报

  4月22日,無錫南長區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內,無錫「最后的人工渡口」烏龍潭渡恢復通航,串聯起古運河水路兩端。古運河的繁華興盛為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們帶來了無盡的財富,也將獨特的文化延續至今。就在古運河畔,除了米、麵、絲、布碼頭外,還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禪寺及有「道教音樂館」之稱的水仙道院,一寺一院相距甚近,令徜徉於運河兩岸的游人有幸體味兩種教派混合相生的獨特文化風景。香港商報記者 杜林宋

  南禪十里定塔影

  無錫古運河開河以來,吳王爭霸、夫差兵敗都曾從此處經過。古運河與伯瀆港交界,由於伯瀆的王家血脈,南長地區始終與皇家有著密切的關聯。古運河畔的南禪寺就是古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一座,它歷經一千五百年的烟雨時光,仍留存至今。

  南禪寺始建於梁武帝太清年間,始稱護國寺。因規模宏大,高僧輩出,南朝名寺無與倫比,號稱「江南最勝叢林」。此后,該寺得到許多皇帝恩寵。宋仁宗為其賜名福聖禪院,八年后又賜名另一禪寺為壽聖禪寺,兩禪寺南北相對,以方位別之,福聖禪院被稱為南禪寺。

  南禪寺內東側有一座妙光塔,據傳是為鎮服水怪而修建。明代進士無錫人張思安在《南禪寺重修塔碑記》中稱:「院之西有溪,曰『梁溪』,溪之脈與惠山第二泉通。父老相傳云:昔有巨蛟蜿蜒其中,每天地晦暝,輒興風雨,噴腥濤,居民震怖,商賈懷憂。雍熙中,有异僧駐錫於茲,諭於眾曰:蒼龍在耳,宜建浮屠以鎮之,則蛟自潜,民安業矣。」北宋崇寧三年,宋徽宗趙佶賜塔名為「妙光塔」。妙光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挂銅質鐸鈴,風動鈴響,清心悅耳。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據傳,晴天時,妙光塔塔影可以投射到數里外的一座橋上,這座沾了佛光的橋因而被稱為塔影橋。

  妙光塔歷經元、明、清多次劫難,現存建築均為明正統年間所建。1925年,榮宗敬、榮德生、唐申伯等出資對妙光塔進行修復。1983年被列為無錫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妙光塔按原樣修葺一新,重新對外開放。

  舊時,每逢廟會,南禪寺周圍寶蓋幡幢、熱鬧非凡,佛像被請上彩車,香客游人摩肩接踵;古運河兩岸商品琳瑯滿目,吆喝四起。繁華興盛的南長古運河米、麵、絲、布頻繁進出,成就了中國最早一批民族工商實業家。如今,南禪寺周圍均為仿古建築,建成南禪寺文化商城,與塔、寺、古運河融為一體,成為中外游客到錫必游之地。

  水仙道院清音猶存

  水仙道院明代為祀文天祥部將麻、尹兩將軍而建,在南上塘立廟,稱「雙忠祠」。廟址在運河旁的驛道上。清康熙年間,錫地民眾為紀念明嘉慶年間的無錫知縣王其勤,在雙忠祠南側另建南水仙廟,并將兩廟合為所。

  王其勤,湖廣松滋人,嘉靖三十二年任無錫知縣。據《錫金縣雜》記載,「倭躪江南,無錫城久廢,民情洶洶將潰,其勤至,官之三日召父老謀築城,令仕宦之家與百姓分任版插而身自率之,三月成城,倭寇至,登陴自守,邑竟以全。」在領導無錫百姓抗擊倭寇勝利后,王其勤還查訪民情,鼎力革除時弊。在無錫做了四年知縣后,王其勤調至南京任戶部主事,臨去之時,無錫百姓夾道歡送,十分不舍。據傳,百姓為紀念王其勤功德,供奉其為水仙,南水仙廟因之得名。南水仙廟於咸豐年間毀於戰火,同治年間重建,有大殿、戲台、酒廳、茶廳、書廳等建築。在酒廳院落北牆,仍保留有王其勤手書「湖山勝概」石刻,一石一字,每塊石70厘米,筆跡端莊淳厚。可惜的是,這四字現僅存有「湖」、「山」、「勝」三字。

  據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二十七日,康熙第一次南巡,在蘇州回鑾時途徑無錫,駐蹕無錫縣南門,恰逢南水仙廟的落成慶典「瓣香致誠」也剛在這一日舉行,康熙停船臨幸南水仙廟。邵涵初輯《松滋王公祠廟記》中有「聖祖仁皇帝南巡宸翰:『翠輦停驂』」;《錫山攬袂集》中收錄了丁守默的《明邑侯松滋王公記略》,有「仁廟南巡,駐蹕侯廟,恩賜香帛又即敕加封號,并御書『翠輦停驂』額」。由此,廟外岸邊碼頭有了「御碼頭」之稱。

  1989年,水仙道院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建成無錫市道教觀。在水仙道院保護性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無錫市將道教文化融入其中,以道教藝術展示廳、道教音樂博物館的形式布展,展現無錫道教音樂的獨特魅力。

  邁入水仙道院大羅寶殿,左側傳來渺渺清音,是道教樂館之聲。錫派正一道士素以吹、拉、彈、打、唱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在齋壇上用獨唱、吟唱、齊唱、鼓樂、吹打和器樂演奏等多種形式,表現召神遣將聲勢磅礡的場面,鎮壓邪魔劍拔弩張的威風,盼望風調雨順求福祈願的心情,清靜無為的神仙縹緲的意境。無錫道教音樂是當地民間音樂的重要支脈之一,千餘年來,承襲了中國道教經典音樂傳統,又吸收蘇南地方戲曲眾長,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格,以清末至民國最為輝煌。近代最為著名的就是無錫地方名士、「瞎子阿炳」華彥鈞。據稱,他曾經常在古運河清名橋的石堍上演奏《二泉映月》。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